怎样制作膏药
怎样制作膏药如下:
膏药一般可分为口服膏药和外用膏药,口服膏药需要加入蜂蜜或者阿胶进行熬制,外用膏药在熬制的过程中通常需要放入药粉。
比较常见的口服膏药一般有川贝枇杷膏、蜜炼川贝枇杷膏、强力枇杷膏等,通常具有止咳、化痰等功效。
以上药物大多是由川贝母、南沙参、枇杷叶等制成,在制作过程中,需要先将以上中药材清洗干净,然后浸泡一段时间再进行煎煮,煎煮后需要留下浓缩以后的药物,然后再将药渣倒掉,最后再加入蜂蜜或者阿胶继续熬制,熬制成膏状时进行分装凉膏即可。
而外用膏药的种类比较多,主要包括麝香活血化瘀膏、麝香壮骨膏、跌打镇痛膏等,这些膏药大多能够起到放松肌肉、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恢复受损组织、减轻疼痛等作用。
此类膏药在制作的过程中,大多需要将中药材放置在植物油里面进行煎熬,等药物呈焦枯状后,去掉药渣,然后再进行煎熬,熬制成半固体状后再加入药粉,即可完成制作。
无论使用哪类膏药,都需要严格遵照医嘱,不可以擅自用药,以免出现药物副作用,从而影响身体健康。
医学原理
膏药经皮肤发挥作用贴膏药疗法是中医临床常用的外治方法之一,它遵循中医辨证论治及中药的功效、主治与归经的原则,充分调动药物互相协调为用的效能,组成多味药物的复方,以发挥药物的良好效果。
由于膏药直接敷贴于体表,而制作膏剂的药物大多气味较浓,再加入辛香走窜极强的引经药物,通过渗透入皮肤,内传经络、脏腑,起到调气血、通经络、散寒湿,消肿痛等作用。
据现代药理研究,黑膏药在吸收、疗效方面优于橡胶膏。但由于黑膏药的制作工艺较为复杂,没有统一标准,不易进行质量控制,导致黑膏药的质量参差不齐。
因黑膏药的制作费时费力,中医医院多开展中药外敷,即用中草药粉碎后调入蜂蜜、凡士林等基质呈软膏状外敷后以棉纸、绷带固定,每24小时换药次,使用成本较高。黑膏药每贴可使用3—15天,揭下后可再次贴敷,不影响疗效,因此费用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