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尔多说点话嗓子就会沙哑是什么原因,有特效药吗

现在嗓子的症状是沙哑,有点干燥,不能大声地说话,没有疼痛的感觉,以前嗓子很好,感冒了也能很快恢复。目前我还没有到医院去检查,不知道声带受损没有?

您好,您的情况建议做个声带的检查,主要还是与反复的感染,用嗓太多有关,此外注意清淡饮食,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和鱼腥食物,注意调整心态。

中医方剂(一)

辨证肺肾阴虚,虚火上扰。

治法滋养肺肾,祛湿化痰。

方名慢咽汤。

组成熟地20克,当归10克,法夏12克,茯苓15克,桔梗15克,大力子10克,陈皮10克,皂刺12克,重楼15克,甘草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出处《云南中医杂志》。

中医方剂(二)

辨证七情郁结,痰滞咽中。

治法疏气化痰。

方名二四合剂加减。

组成半夏9克,陈皮12克,茯苓6克,甘草6克,川朴12克,苏梗12克,生地9克,玄参12克,沙参12克,南星9克,菖蒲12克,桔梗6克,僵蚕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石家庄市中医院方。

中医方剂(三)

辨证肺肾阴虚,咽喉失其润养。

治法滋养肺肾。

方名咽喉甘露饮。

组成二冬各12克,二地各9克,二芍各9克,元参6克,元芩6克,石斛9克,杷叶9克,甘草6克,玉蝴蝶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齐强方。

中医方剂(四)

辨证虚火上炎。

治法滋阴凉血,清热利咽。

方名新加甘露饮。

组成麦冬20克,生地15克,玄参15克,豆根15克,黄芩10克,杷叶10克,石斛10克,射干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陆寒月方。

中医方剂(五)

辨证肺肾阴虚。

治法养阴清热利咽。

方名利咽汤。

组成玄参12克,麦冬10克,丹皮10克,赤芍10克,桔梗5克,射干5克,生甘草3克,玉蝴蝶5克,瓜蒌皮10克,蝉衣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黄煌方。

中医方剂(六)

辨证痰湿结聚,气血瘀滞。

治法燥湿化痰,活血祛瘀,消肿止痛。

方名苦酒汤。

组成半夏(砸碎)500克,醋2500毫升。

用法将醋、半夏入锅内浸泡24小时,煮沸捞弃半夏,加入苯甲酸钠(量按药液的0.5%加),过滤,分装100毫升瓶备用。每次服10毫升,每日1-2次。

出处蔡福养方。

中医方剂(七)

辨证邪热羁留上焦,化燥灼伤肺阴。

治法清热解毒,利咽豁痰,酸甘化阴。

方名二根二白玄梅桔甘汤。

组成山豆根9-12克,板蓝根15-30克,玄参15-30克,乌梅10克,桔梗10克,生甘草10克,白薇9-12克,白蔹9-1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四川中医》。

中医方剂(八)

辨证肺肾阴亏,阴虚血热,复感风邪,结于咽喉。

治法滋阴凉血疏风。

方名滋阴清咽汤。

组成生地9克,丹皮9克,天花粉9克,知母9克,麦冬12克,女贞子12克,旱莲草12克,石斛12克,蝉蜕6克,薄荷6克,桑叶4片,绿萼梅10朵,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李斯炽方。

中医方剂(九)

辨证肺肾阴虚,咽喉失于濡润。

治法滋阴润肺,清热养肾。

方名百生汤。

组成百合10克,生地10克,熟地10克,桑白皮10克,玄参10克,麦冬10克,柿霜6克,川贝粉(冲服)3克,甘草3克,芦根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干祖望方

以上方剂可以任选一方服用。

声嘶又叫“失音”,是指声音突然嘶哑的一种病证。是一种常见的职业性疾病。多见于歌唱演员,大声演讲以及讲话过久者。现代医学认为,各种原因引起的声门闭合不全可以出现声嘶。其常见原因有演唱方法不当或用声过度,使喉部肌肉失去平衡,导致声门张开,久而引起闭合不全。另外,各种原因引起喉神经功能不全,而影响正常的发声机能,也可出现声音嘶哑。中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有外感、内伤之分。外感多为风热或风寒侵袭;内伤多为肺、脾、肾虚损,常见症状为声音不扬,甚至嘶哑失音,局部检查可见卢带红肿或暗红,可有小结节或息肉。

按摩方法一

1.常用手法

(1)患儿仰卧,家长以拇、食指相对用力,轻轻揉捏患儿咽喉两侧,从上向下反复操作1~3分钟。

(2)以拇指端按在廉泉穴上,先按后揉1~3分钟,手法要由轻到重,同时嘱患儿做吞咽动作。

(3)以拇、中二指同时点揉双侧的人迎、天突穴各1分钟。

(4)患儿坐位,家长以拇指和其余四指相对用力,拿揉患儿项部颈椎两侧的肌肉,往返5~7遍,然后,点揉哑门、风府穴各1分钟。

2.随证加减

(1)风热侵袭型:症见喉内个适,干痒而咳、声低而粗,伴见发热,恶风,头痛,肢体倦怠,舌边红,苔白或薄黄。常用手法加

①按揉大椎穴1~3分钟。

②以掌直擦脊柱,透热为度。③拿风池10次。

(2)风寒外袭型:症见声音不扬,甚则嘶哑,或兼有咽喉微痛,吞咽不利,时有咳嗽,鼻塞,流清涕,恶寒,发热,头痛,舌质淡红,苔薄白。常用手法加

①按揉曲池、尺泽、合谷穴各1分钟。

②以掌横擦肩背部,以透热为度。

③拿揉上下肢部肌肉并做掌擦每部位3~5次。

(3)肺肾阴虚型;症见声音低沉费力,讲话不能持久,甚则嘶哑,伴头晕耳鸣,烦躁不安,腰腿酸软,手足心热,舌质红,苔少而干。常用手法加

①以拇指点揉双侧太溪穴各1分钟。

②按揉肺俞、肾俞各1分钟。

③搓擦涌泉穴300次。

(4)肺脾气虚型:症见声嘶日久,劳累则加重,语言低微,讲话费力,不能持久,伴见少气懒言,倦怠乏力,食欲不振,大便溏薄,舌质淡,苔白。常用手法加

①摩中脘1~3分钟。

②按揉气海、关元穴各30秒。

③按揉脾俞、胃俞、肺俞穴各1分钟。

按摩方法二

1.常用手法

(1)患儿仰卧,头向后伸,家长以拇指指腹在咽喉中间从上到下轻轻按揉1分钟,然后再平推5~10遍。

(2)以中指端按在天突穴上,先按后揉1~3分钟,力量由轻到重,按至喉部有发痒感为度。

(3)以拇指端置于鱼际穴上,先掐后揉1~3分钟。

(4)患儿坐位,家长以拇指按揉风池、风府、肩井穴各1分钟。然后,拿风池、肩井、曲池、合谷穴各5~10次。

生活调理

(1)忌食辛辣、生冷等有刺激性的食物。

(2)避免大声及长时间讲话,治疗期间不要高声歌唱,严重者可禁声一段时间。

(3)多饮开水。

(4)预防感冒及咽喉部炎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