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疱疹性咽峡炎偏方 五类偏方快速缓解疱疹性咽峡炎

1 芥蓝漱口剂

配方:芥蓝菜适量

用法:将其洗干净,消水后捣烂取汁,频频漱口。

功效:芥蓝菜具有利水化痰、解毒祛风、除邪热、解劳乏、清心明目等功效,对于治疗疱疹性咽峡炎有一定的疗效。

2 穴位敷贴

将锦灯笼研成细末,加青黛、冰片,贴于天突穴,每日1次,对于治疗疱疹性咽峡炎有一定的疗效。

3 小儿推拿方法 第1步清天河水500次

位置:前臂内侧正中,自腕横纹上至肘横纹上呈一条直线。

手法:推法。以食、中指指肚,在穴位上做直线推动。

操作:用食、中二指指腹自腕推向肘部,称清天河水。推500次。

要领:用力宜柔和均匀,推动时要有节律,频率为每分钟200-300次。推的方向一定是从腕到肘,不可反向操作!

第2步退六腑500次

位置:在前臂尺侧小指侧),自肘关节至腕横纹呈一条直线。

手法:推法。以食、中指指肚,在穴位上做直线推动。

操作:用拇指面或食、中指面自肘推向腕,称退六腑。推500次。

要领:用力宜柔和均匀,推动时要有节律,频率为每分钟200一300次。推的方向一定是从时到腕,不可反向操作!

第3步清肺经500次

位置:在无名指末节罗纹面。

手法:推法。以拇指侧面或指肚,在穴位上做直线推动。

操作:向指根方向直推为清,称清肺经。推500次。

要领:用力宜柔和均匀,推动时要有节律,频率为每分钟200-300次。

第4步推天柱骨300次

位置:颈后发际正中至大椎穴呈一-直线。

手法:推法。以拇指侧面或指肚,在穴位上做直线推动。

操作:用拇指或食中指自上向下直推,称推天柱骨。推100-500下。 要领:用力宜柔和均匀,推动时要有节律,频率为每分钟200-300次。

第5步按揉合谷穴1-3分钟

位置:位于手背大拇指和食指的虎口处。

手法:揉法。以手指指肚,吸定于一定部位或六位上,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揉动。

操作:用大拇指指肚按揉1-3分钟。

要领:揉法操作时用力应轻柔而均匀,手指不要离开接触的皮肤,应使该处的皮下组织随手指的揉动而滑动,不要在皮肤上摩擦,频率为每分钟200-300次。

第6步揉劳宫100次

位置:在掌心中央,握拳屈指时中指、无名指所指处中间,即是劳宫穴。

手法:揉法。以手指指肚,吸定于一定部位或穴位上,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揉动。

操作:用中指揉,称揉劳宫。揉100-200次。

要领:操作时用力应轻柔而均匀,手指不要离开接触的皮肤,应使该处的皮下组织随手指的揉动而滑动,不要在皮肤上摩擦,频率为每分钟200一300次。

4 外用偏方治疗

1.? 冰硼散、西瓜霜,柿霜任选其一,吹咽喉,每日2-3次,用于实热。

2.吴茱萸研末,醋调,外敷患儿双足涌泉穴,临睡前固定,次日晨去除,用于余热未清,阳虚内热。

3.大黄3g,黄连3g,黄芩10g,五倍子6g,柴胡12g,金银花20g,薄荷6g。

水煎佛20分钟,取汁人瓶,灌肠备用。灌肠前排尿排便,采用注50ml.射器,将中药煎剂低压缓慢注入直肠。用于疱掺性咽峡炎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