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圈养的小牛经常会拉稀,到底是为什么?

夏天温度高,湿度大,很容易引起牧草霉变,牛吃了霉变的牧草后可能会腹泻。此外,夏季供牛食用的绿色多汁饲料较多,各种有害细菌在高温高湿环境中繁殖,因此夏季牛腹泻现象高于其他季节。今天,边肖详细介绍了腹泻的原因及对策,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第一,消化不良腹泻。1.犊牛吃太多优质奶,或者人工母乳喂养的话,不能定时、恒温、定量。另外,小牛运动少的时候,可能会因为乳汁堆积而引起腹胀。如果他们得不到有效的治疗,就会发生腹泻。对策:严格控制犊牛的奶摄入量,创造适宜的条件,增强运动量。消化不良时,应立即禁食,服用乳糖酶帮助消化。拉肚子的时候不用急着止泻,这样里面的东西就可以拉出来,不会脱水。2.当部分牛或成年人大量食用浓缩饲料或嫩草时,可能发生瘤胃堆积、瘤胃胀气和腹泻。

对策:严格控制精料和小草的采食量,定期健胃增强消化。当发生瘤胃积食、瘤胃胀气时,应先禁食服石蜡油减缓腹泻,再服用一些健胃消食药物加快恢复。发生腹泻时,可喂蒙脱石散止泻,并可注射庆大霉素、头孢菌素等药物,防止继发感染。二、不洁腹泻。牛长期或大量食用发霉、污染、有毒的饲料,胃肠道会自我保护,发生腹泻,称为不洁性腹泻。夏季,牛不洁性腹泻的原因是饲料霉变,在牛的摄入量少的情况下不会立即发生,只有当体内霉菌毒素积累到一定量时才会发生。除腹泻外,常伴有流涎、磨牙、涂抹、踢腿等神经症状。对策在养牛过程中,要严格控制饲料质量,禁止饲喂发霉、污染、有毒的饲料。牛发生不洁性腹泻时,要停止喂养,服用石蜡油治疗胃肠内容物,然后进行止泻和对症处理。第三,细菌性和病毒性腹泻。

细菌或病毒引起的腹泻可直接发生,也可在消化不良性腹泻、不洁性腹泻后发生。牛细菌性和病毒性腹泻后,症状通常更严重,伤亡率更高,有些是传染性的。对策对于细菌性和病毒性腹泻,必须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发病后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对症治疗,如补液、强心、抗菌、调节电解质平衡、补充微量元素、健脾和胃等。第四,慢性消化道疾病。牛长期处于不良的饲养管理环境中,极易发生前胃弛缓、肠胃炎等消化道疾病,进而长期腹泻。当以上三种情况出现腹泻时,如果治疗不及时或不当,也可能演变为慢性肠胃炎伴长期腹泻。针对这类牛的对策应重点调整,饲喂优质易消化的饲草,改善饲养环境,定期驱虫健胃,增加运动量和光照时间。经过1~2个月的精心饲养和管理,这些奶牛大部分可以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