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胃痛的几个食疗小偏方

胃痛,又称胃脘痛,中医认为引起胃脘痛的原因主要有寒邪客居脾胃、过度食用生冷或油腻肥厚的食物、暴饮暴食、长时间思虑等等。

以下方子因人而异,而且 食疗不能代替药物,如果疼痛剧烈难忍一定要及时就医

1、准备粳米60克,砂仁研成细末5克。在粳米加水煮粥,待粥好后调入砂仁末搅拌均匀,再煮沸1 2分钟开后即可。

此方对虚寒胃痛、胀满、呕吐有一定的疗效。

2、鲜姜3 5片切丝,红糖适量,用滚开水沏泡,趁热饮服,服后待到微微出汗。

适用于寒气犯胃的胃痛,就是那种外出灌了凉风,或者夜晚睡眠的时候踢被子凉到胃的患者。

3、桂皮6克,山楂肉10克,红糖30克。先用水煎山楂后再入桂皮,待山楂将熟去火,滤汁入红糖,调匀后热服。

用于因饮食寒凉、粘滑太过所致的胃痛,大致就是年糕、粽子这类的食物。

4、粳米100克,牛肉松25克(或其它肉松)。将粳米用常法煮粥,加入肉松调匀,趁热用食。

适用于脾胃虚寒所致的胃痛。就是经常觉得腹部有寒凉感觉的胃痛。

5、佛手20克煎汤去渣,粳米100克,加水适量,煮粥,粥成后加冰糖并入佛手汤稍煮即可。每日服2次。

此方对慢性胃炎导致的气滞胃痛有一定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