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斑秃中医综合疗法
张翠屏采用针刺法治疗 880 例斑秃患者(主穴选取百会、头维、生发穴;配穴从翳明、上星、太阳、风池、鱼腰、丝竹空、四神聪、安眠穴选取),每次选穴5~7 个,每日/隔日针刺 1 次,治疗 10 次作为 1 个疗程,1 疗程后有效率达92.96%,提示针灸有较好的近期疗效。
黄桂兴观察艾灸温和灸法治疗斑秃 50 例,治疗 7~30 天,结果痊愈 38 例(76%)、显效 8 例、有效 4 例。
张巧玲采用梅花针联合艾灸治疗斑秃 53 例总有效率 92.63%。
都群等予七星针及生发药水治疗斑秃108 例有效率 97.21%,治疗先予生发水(侧柏叶、何首乌、当归、干姜、红花、冰片等于 35%酒精浸泡 7 天)外擦斑秃患者皮损处,后予七星针扣刺(10~15min/次,微微出血为宜)。七星针可能通过疏通局部气血、调整浅表神经功能达到免疫调节的作用。
王瑶等研究发现梅花针联合中药汤剂内服可以影响斑秃患者血液指标以及毛囊中相关分子的表达,提示抑制细胞免疫可能为其作用机制。
付源鑫等研究比较火针和毫针对斑秃患者的疗效发现火针起效更快,可能与火针以热泄热、温通局部、加强血液流通供养毛囊相关。
麻秋雷研究发现火针配合中药治疗斑秃较单纯的中药治疗有更好的疗效,火针施于针对督脉、任脉、膀胱经及胃经腧穴。
戴红观察丹参穴位注射的疗效:治疗组(30 例)予丹参注射液 1.0mL 于足三里、三阴交交替注射(1 次/周)+生发酊制剂外搽(2 次/天);对照组(25 例)仅予外 用 生 发 酊 制 剂 治 疗 , 3 个 月 后 治 疗 组 有 效 率 ( 90.00% ) 明 显 高 于 对 照 组(60.00%)。许多临床研究表明药物穴位注射有增效、减少副作用的功效,丹参穴位注射可能发挥了药物、穴位以及药物对穴位刺激的多重作用。
周秀莲采用穴位埋线(羊肠线)治疗斑秃患者 60 例,其有效率 93.5%。
邓翠荣等采用药线点灸治疗 50 例斑秃患者,将制作的药线点燃后直接灼灸,主穴选取脱发区周边 8~10 点组成一组类似莲花的穴位(俗称“莲花穴”),配穴选取双侧肾俞、脾俞、神门、血海、足三里、内关、三阴交、百会,治疗总有效率达 92.0%,其中痊愈 25 例。
关坚联合针灸、按摩、擦洗法治疗 20 余例斑秃患者,多数一个月左右见效,具体方法为:针刺选取膈俞、足三里、三阴交、涌泉、百会、风池等穴并艾灸涌泉穴;按摩以五指并拢,扣啄头部督脉和膀胱经,配合穴位点按和拿揉法(以新鲜骨碎补浆液为介质)并每日中药煎水擦洗(艾叶、菊花、蔓荆子、甘松、防风、牛蒡子各20g)。
中医外治疗法丰富多样,不一而足。各种疗法治疗斑秃皆显示较佳的疗效,因缺少高级别研究证据的支持,而且缺少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病情以及疗效的评判以及复发率的随访,无法比较不同疗法的实际疗效和优越性,可根据临床的实际情况和个体的接受程度选用。了解不同外治法的作用原理和机制有助于给予患者更有针对性的治疗,这还寄望于进一步的基础和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