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下雨天走路小腿后有泥点?如何才能解决呢?

龙虎网讯 金陵晚报记者报道 撑一把伞走在蒙蒙细雨中,这样的事情,如果是发生在小说、电视中的情节,肯定别有一番诗意。不过,现实生活中如果在下雨天走路,很多人就要叫苦连连了。“每次雨稍微下得大一点,地上有点积水,我铁定甩一裤脚的泥点,让人看了尴尬死了。”在常府街上班的常小姐告诉记者。为这事,常小姐没少头疼。“穿深色裤子吧,泥点刚溅上去是不太看得出来,可一干,就会看到裤脚上斑斑点点;穿浅色裤子吧,甩上去的泥点更显眼了。”

小调查

20位市民有7人裤脚干干净净

奇怪的是,并不是所有人在下雨天走路时,都会溅上泥点,这是为什么呢?到底怎么走路,才能尽量避免这种尴尬?

记者昨天随机采访了20位市民。其中,有7人表示在雨天走路裤脚不会溅到泥点。其余人的人或多或少都会有类似问题。其中,市民张先生最为烦恼。

“我每次走路,不仅仅是裤脚溅泥点的问题,我的裤子从大腿往下,基本上都是泥点。所以,一到下雨天,我尽量不在外面走路,要不然太丢人了。”张先生说,从他开始意识到这个问题时,他就特别羡慕那些雨天走路裤脚干干净净的人,“不知道他们走路都有什么诀窍”。当然,张先生说他这还不是最悲催的,他有一次还遇到一个比他更厉害的,每次一走路,甚至能把泥点甩到背上。

小实验

“走内八字”、“穿高跟鞋”,这些有用吗?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对于如何走路才能不溅泥这件事,有不少说法。有的建议走内八字,有的说穿高跟鞋身体重心向后不易溅到,这些方法有没有效?为了解开这一生活中特别常见却又让人不得要领的“难题”,记者特地进行了几个小实验。

实验准备:

前天下午到晚间,南京下了场不算大的雨。昨天中午,记者在瑞金路找了一处地势相对较低、仍有一定积水的路段,模拟雨中略有积水的路面状况,进行此次试验。

此外,记者还准备了8块白布条。

实验过程:

穿着平底鞋的金陵晚报记者高洋,将其中两块白布条分别绑在左右小腿上,模拟裤腿。在这段积水的路面,高洋前后走了4个来回,裤腿上没有溅到一个泥点。

接着金陵晚报另一位记者施婷婷登场,同样穿着平底鞋,在裤腿上绑上白布条。结果,才抬脚走了两步,白布条上就已溅了泥点。同样来回走了3次,这两块白布条已经惨不忍睹,满是泥点。

施婷婷换上高跟鞋,换上两块干净的白布条。才走了一个来回,高洋就在旁边喊道:“果然有效哎,到现在一个泥点都没有,干干净净。”记者穿着高跟鞋足足走了3个来回,解下布条发现,只有左脚的布条有很少一点泥点。

最后,施婷婷再次换回平底鞋,又换了两块白布条,采用“内八字”方式走起来。还真别说,内八字走路法同样有效,右脚上的布条没有溅到一点泥点,只有左脚后面有少许泥点。不过,这内八字走路的方式,着实有点累人,记者走着非常不习惯。

实验数据:

高洋正常走:一个泥点都没有;

施婷婷穿平底鞋正常走:13个大泥点,9个小泥点;

施婷婷穿高跟鞋走:2个小泥点;

施婷婷穿平底鞋内八字走:2个大泥点。

实验结果:

高洋用自己平常的方式走路,没有溅到泥点,而施婷婷尝试了三种方式走路,用自己平常的方式走路,白布上满是泥点,而穿高跟鞋和用内八字走路几乎没有溅到。看来雨天走路容易将泥水溅到裤脚的朋友们可以尝试用内八字或者穿高跟鞋走路哦。

物理老师:重心靠后不易溅到

同样用自己平常的方式走路,为什么施婷婷会甩一裤脚的泥点,而高洋却没有呢?高洋说,她觉得这是走路方式的问题,“我都是后脚跟先着地,这样不容易把泥水甩到裤腿上。”

关于这个问题,在网上也有不少网友讨论过,具体原因有如下几个说法:

一、重心说。如果走路时重心略向前,这种方法在下雨天肯定会溅起泥水来。如果重心略向后,就不会溅起泥水来,穿高跟鞋不容易溅到就是因为重心向后了。

二、姿势说。如果走内八字,肯定不会溅到,如果走外八字可以把地上的泥水甩到别人屁股上。

三、重力说。溅泥点主要是因为走路的时候后脚跟拔离地面的时候太轻了,和它亲密接触的泥就会惯性脱离地面飞起来。

这些说法有科学根据吗?记者采访了南师附中的物理老师张文理。

“要搞清泥水为什么会溅到裤腿上首先要搞清楚水往上走的原因。”张老师告诉记者,重心说是有道理的,“水会往上跑是因为有一个向上的速度,这个向上的速度是脚后跟向上扬造成的,你看运动员跑步,重心是前倾的,前脚掌着力,后脚跟往上扬,这样肯定会溅到泥水,如果后脚跟先着地,水就不会往上走了,这样裤脚就不容易弄脏了。”

走内八字为何也不会溅到泥水呢?“走内八字时人的脚底板弯曲没有那么厉害,几乎是平的,而且是脚的内沿先着地,这样水也不会向上走。”张老师解释道。

张老师说,如果想雨天走路裤腿不被溅到泥水,最好的办法就是走慢一点,并且脚后跟先着地。“走得快,重心自然会稍向前倾。”金陵晚报记者 施婷婷 高洋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