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在隋朝规定,落榜的考生需要喝一升的墨汁?
其实在隋朝让落榜的考生喝墨汁,这是源于一句话“读书十载,胸无点墨,不堪造就。”听说从前一户有钱人家没什么文化,为了培养出一个有文化的人出来,家里让自己的儿子认真读书,但是成绩一直不理想。
有一天家里来了一位先生,他父亲把先生请到客厅见到少爷便恭维说:“少爷是喝墨水的人,想必学问也一定不了。”他的父亲听后摇摇头说:“读书十载,胸无点墨,不堪造就。”少爷听了,心想:原来自己所以不会念书,是因为没有喝墨水呀!于是他回屋磨了满满的一碗墨,“咕冬咕冬”地喝了下去。
又觉得不够,又磨了一碗,一仰脖又喝了下去。然后兴冲冲地跑到了客厅,对他父亲说:“爹爹,可不要再对别人说我胸无点墨了,我刚才喝了一肚子墨水,以后应该说我‘满肚子墨水’了。”
后来这个故事传开了,古代考生在落榜时,家里为了讨吉利,便会让落榜的考生喝一升墨汁,第二年重新参加状元考生。在古代如果你能够金榜题名的话,一定能够飞黄腾达,那么你努力的一切都有所回报。反正如果你没有一个好的学历,就不会有地位。现在社会乱扔垃圾的劣习随处可见,虽然现在逐渐好转,但依然有少部分人不自觉。法律法规对这方面只是小惩大诫。但如果发生在秦朝,乱扔垃圾是大罪,将会被处以“墨刑”。出门时春风得意,回家时却满脸刺墨,这真的是丢脸丢到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