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天下无病可治″到“天下无方可用”——学医心得之八(修订版)

唐代药王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中说:“世有愚者,读方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及治病三年,乃知天下无方可用。故学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不得道听途说,而言医道已了,深自误哉。”

我从小喜爱中医,是受爷爷的影响。只记得我小时侯一有感冒头痛,爷爷就围绕房前屋后转一圈,回来时手握一把中草药,前胡,柴胡,偏头草,藿香,荆芥之类,熬碗药汤一喝,睡一觉就好了。那时老家住在秦岭南的商洛深山里,有个好听的名字叫——红岩寨,山高路远,缺医少药,懂得点中草药知识,便能对付感冒,头痛等小病。上中学后,我就买了几本中医药书,课余时学习并试治自己的鼻窦炎,竟然给治好了(详见我的文章《话说鼻渊》)。

后来应征入伍,八年军旅生涯,学用的是汽车驾驶,退伍后落户关中农村,生活所迫,忙于生计,久违了心仪的中医学习。及至晚年,一场大病,几经周折,最后在省城西安大医院医治,差一点被装上心脏冠脉支架。症状缓解出院后在寻找中医调理的同时,结缘网上“中医经典魔鬼特训班”,又开始走上中医自学之路,边学习边实践,收益多多。

中医自学的粗浅心得体会,我已写过七篇文章发表在平台。这篇文章,想从另一个角度谈谈心得,也就是自己对药王孙思邈所批评的某些人的学医方法的体会。我认为药王所言,正言中世人学医的心态及误区,即“急于求成,重术轻理”。

药王说:“世有愚者,读方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这是说愚者学医,只知收集药方,读方抄方。历代医家方书,林林总总,三五年时间,不敢说尽览无余,但抄读它个成千上万个药方不在话下,其中当然包括治疗各类病症的处方。别以为有了这些方子,就能对号入座,治疗天下所有病症。

药王接着写道:“及治病三年,乃知天下无方可用。”这是说某些人用三五年收集的药方就去治病,再三五年后觉得自己收集的方子不可用。古代没有“‘非法行医”之说,学医者有机会就可以实践,以疗效建树口碑,乃至成为一方名医,但并不是学医者人人可成名医。中医博大精深,没有超人的毅力,超常的智慧,很难学成。

所以药王又说:“‘故学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不得道听途说,而言医道已了,深自误哉。”这是药王总结的学医方法,“必须博极医源”,“医源”就是中医理论的源头,就是要读通读懂中医经典。中医经典主要指《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金匮要略》,《针灸大成》,《奇经八脉考》,《类经》,《外经微言》等等基础理论著作。

“‘精勤不倦”,就是坚持不断地学习研究,体会感悟。“不得道听途说”,我认为包括两方面,一是多读经典原著,不要只看别人的解释翻译,要看也得多看几家,不要被一家之言局限住了。二是多亲自实践,总结比较,不要只听别人说某方治某病,某病用某方就信以为真。医道无穷,深无止境,不可浅辄尚止。

学医的途径和次序有多种,网上的介绍文章也有多种说法,不外因人而异,由浅入深或由繁至简。本文标题所指即前一种,由浅入深法。此法容易走入迷途。比如读几本方书医案,抄百十种治病处方,就去临床治病,偶尔碰巧了,治好一二例,大多数不对症,效果差。因为病人体质不同,病因不同,虽然症状差不多,同一个方子对张三有效,对李四就无效。中医的灵魂是辩证,辨证的根据是医理,没有深厚的基础理论知识,就很难得出正确的辩证判断,辨证不准当然就难用准方药,方药不准那来的疗效呢?

就以很常见的咳嗽为例,有的好治,有的就不好治。我参军之前在山区老家,对照医书上的处方自采中草药,曾治好过三婶的咳嗽,那是碰巧了。后来参军离开老家,三婶咳嗽又犯了,直至去世。

晚年跟随网上特训班自学中医以来,才知学医的正确次序应该是由繁至简,即如药王所说必须博极医源,先学经典,倪海厦老师的人纪中医五大经典视频课正是这种次序。《黄帝内经》、《针灸大成》中的天人合一观,阴阳平衡观,人身整体观和脏腑经络理论及五行生克理论,都是中医理论的核心内容。另外,《神农本草经》的药性理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的六经辨证和使用方药的原理,都是经过千百年无数次验证有效的宝贵经典。掌握和熟练运用这些理论和方药,在临床上辩证用药就会得心应手。

仍以咳嗽为例,《黄帝内经·素问·咳论篇》说:“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也。其寒饮食入胃,从肺脉上至于肺则肺寒,肺寒则外内合邪因而客之,则为肺咳。五脏各以其时受病,非其时各传以与之。人与天地相参,故五脏各以治时感于寒则受病,微则为咳,甚则为泄为痛。乘秋则肺先受邪,乘春则肝先受之,乘夏则心先受之,乘至阴则脾先受之,乘冬则肾先受之。

“‘……肺咳之状,咳而喘息有音,甚则唾血。心咳之状,咳则心痛,喉中介介如梗状,甚则咽肿喉痹。肝咳之状,咳则两胁下痛,甚则不可以转,转则两胁下满。脾咳之状咳则右胁下痛阴阴引肩背,甚则不可以动,动则咳剧。肾咳之状,咳则腰背相引而痛,甚则咳涎。

“五脏之久咳,乃移于六腑。脾咳不已,则胃受之,胃咳之状,咳而呕,呕甚则长虫(蛔虫)出。肝咳不已,则胆受之,胆咳之状,咳呕胆汁。肺咳不已,则大肠受之,大肠咳状,咳而遗矢。心咳不已,则小肠受之,小肠咳状,咳而失气,气与咳俱失。肾咳不已,则膀胱受之,膀胱咳状,咳而遗溺(尿)。久咳不已,则三焦受之,三焦咳状,咳而腹满,不欲食饮,此皆聚于胃,关于肺,使人多涕唾而面浮肿气逆也。”

这是两千多年前古圣先贤对咳嗽一证的认识,远远超越当今中西医对病因病机的认识水平,这就是经典的价值。我们今天有多少在职医生去认真学习和传承了,难怪疗效越来越差。

据有关中华医史研究资料显示,中医理论和治病水平在战国至秦汉时期已相当鼎盛,此后至今在理论上实践上没有突破性发展,某些方面由于战乱或自然灾害影响,古医籍和医术绝技损失不少,比如《汉书·艺文志》中著录的《外经》已经失传,《后汉书·华佗传》中提到的“‘麻沸散″也已失传,当然失传的古医籍和医术技法不仅这些,应该是相当多的。就是如今尚存的古医籍和医术医技,如果我们不去研究学习和继承发扬,它们也只是文物资料,不能发挥作用,名存实亡,近乎失传。

上段为题外话,不再多说。言归正传,学中医的正规次序先读经典,学懂医理药理,再学诊法技法,再去临床治病,为什么说这是“由繁至简”呢?因为如果医者有深厚的基础理论功夫,临床诊断就能分辨真假,找到病因病机本质,有临床经验者,往往第一印象一望就可确知十之八九,这就是“‘简”,不但“简”,而且“准”,用药结果必然是“效”。

历史上曾有名医在行医之初经历一段时间实践,治病效果不理想,觉得理论不够扎实,又停止行医,重读经典几年之后再去实践,果然疗效大进。这是我很多年前看央视《百家讲坛》罗博士讲的,只是忘记了这位名医的姓名。姓名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学医者必须熟读经典,运用经典的医道,这是古今大医名医们的共识。

近读《名老中医之路》,蒲志孝先生在介绍其父蒲辅周先生的治学经验一文中说:“先父对《伤寒》、《金匮》二书推崇备至。他曾回忆到,在刚开始应诊时,由于家传的缘故,求诊的人较多,有有效者,亦有不效者。为此决心停诊,闭门读书三年,把《内》、《难》、《伤寒》、《金匮》、《温病条辨》、《温热经纬》等熟读、精思,反复揣摩,深有领悟。以后在临床上就比较得心应手。他说:“当时有很多人不了解我的心情,认为我闭户停诊是‘高其身价′,实际是不懂得经典的价值所在。’ ”

这段话也佐证了医学经典理论对医者临床的指导何其重要,所以学医必须精读领悟经典原著。

(修订于2022.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