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骨丹的主要价值

(《云南中草药选》)

异名象耳朵(《云南中草药选》),大葫芦叶(《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来源为山茱萸科植物鞘柄木的茎皮或叶。

植物形态见鞘柄木。

采集全年可采。晒干研粉或鲜用。

性味甘,平。

功用主治活血,止痛,除风湿。

选方①治骨折:接骨丹鲜品适量,捣烂外包;或干粉调水外包,亦可配方外包。隔日换药一次。

②治风湿,跌打,骨折:接骨丹三至五钱,配方内服。(性味以下出《云南中草药选》)

该药具有活血祛瘀、接骨、祛风利湿的功效。用于外伤骨折、跌打损伤、风湿关节痛、痨伤、产后腰痛、慢性肠炎、腹泻等。 (《红河中草药》)

来源为梧桐科植物赤火绳根的韧皮部。 植物形态见赤火绳。

采集全年可采。洗净,切段,晒干。

性味苦涩,凉。

功用主治收敛止血,续筋骨。治外伤出血,骨折,烧烫伤,慢性胃炎,胃溃疡。

选方①治外伤出血:接骨丹,研末,外撒(加压)。

②治烧烫伤:接骨丹二两,凡士林一斤。煎熬后稍放冷,加入桉叶油2%搅匀备用。用时外涂。

③治慢性胃炎,胃溃疡:干接骨丹三至五钱,水煎服。 药物组成当归1两半(酒浸),黄耆1两半,赤芍药1两半,牛膝1两半,肉桂1两半,白芷1两半,紫金皮4两(童便浸),川乌1两(炮),乳香半两,没药半两(另研,3钱醋淬)。

处方来源《普济方》卷三○九引《德生堂方》。

方剂主治折伤。

制备方法上为细末,酒和为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用量每服25丸,老人15丸,量虚实加减酒下,病上食后服,病下食前服。 药物组成木鳖子1两(烧,去皮),半夏2两,南星4两,红豆半两,没药1钱,自然铜(炒)1钱。

处方来源《施圆端效方》引大名药德全方(见《医方类聚》卷一八八)。

方剂功效正骨。

制备方法上为细末。

用法用量生姜汁4两,同醋打面糊,调药2钱,涂损处,裨正,绵裹之温热,令汗孔开而药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