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传染性鼻炎|鸡传染性鼻炎的症状与治疗方案

流行特点该病主要由病鸡呼吸道和消化道排泄物传播。病鸡(尤其是慢性病鸡)和隐性带菌鸡是主要传染源。它们排出的病原菌通过空气、尘埃、饮水、饲料等传播。饮用被病原菌污染的水常是初感染鸡群发生该病的主要原因。

本病发生虽无明显的季节性,但以每年10月份至次年5月份较多发,尤其是12月份至次年2月份是本病的高发期,这可能与天气寒冷有利于病菌的体外存活。由于寒冷季节养殖户普遍注重保温,对通风换气重视不够,造成舍内空气污浊有关。

临床症状病鸡发热,食欲减退,精神不振;流浆液性鼻涕,颜面部肿胀、肉髯及下颌肿胀;结膜发炎,潮红流泪;呼吸困难;多数病鸡排绿色稀便,产蛋量急剧下降。

病理变化鼻腔和眶下窦充满水样乃至灰白色黏液;鼻黏膜水肿,充血、出血,鼻窦内有大量脓性分泌物;卵泡变形、出血、破裂;有时可见卵黄性腹膜炎。

诊断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初步确诊为传染性鼻炎。确诊需进一步做实验诊断。

实验室诊断

涂片镜检

取病鸡眼、鼻腔、眶下窦分泌物,涂片染色后镜检,发现有革兰氏阴性球杆菌,且呈多形性存在,偶尔呈纤丝状,菌体周围有荚膜。

细菌分离培养

以无菌操作采集病鸡鼻腔、眶下窦分泌物直接划线接种于巧克力琼脂平板培养基上,经37℃、10%CO2环境中培养48小时,形成光滑、突起、淡灰、半透明、直径0.5毫米~1.0毫米的菌落,有的菌落周围带有彩虹,挑取单个菌落涂片镜检,细菌仍为革兰氏阴性,多形性存在,有些呈丝状。

预防措施1、综合预防

杜绝引入病鸡和带菌鸡。平时加强鸡群的饲养管理,特别注意鸡舍通风和清洁卫生,使鸡群的饲料营养合理,多喂些富含有维生素A的饲料,以提高鸡群的抵抗力。

2、疫苗免疫

主要为灭活疫苗。有HpGA型和C型菌单价苗及将A型和C型等量混合的灭能苗,还有A型苗的新城疫病毒混合苗及在其中再将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混合的疫苗。

疫苗使用注意事项:由于鸡副嗜血杆菌为革兰氏阴性菌,含有内毒素。因此,疫苗接种后会有不同程度的反应,故在免疫鸡群时应密切观察鸡群的体况,体质虚弱应暂缓接种;鸡群发病后好通过血清学方法分离鉴定细菌,确定本地区鸡副嗜血杆菌的流行菌型。从而选择相应的血清型疫苗,不赞成直接使用多价苗;注射途径所引起的免疫反应强度不同,皮下和肌肉注射两种途径都有效,经腿部肌肉注射提供的保护较经胸部注射的效果好,经鼻腔接种无效。

药物治疗1、采用中西结合疗法,发病鸡群立即用强力霉素(5/万)和氟苯尼考(5/万)拌料联合使用,连用4天,同时用中药辛夷,每只鸡2克煎服,药渣可拌料饲喂。

2、对于病情严重鸡只用链霉素(15-20万单位/只)或用丁胺卡那(3-5万单位/只),肌肉注射,每天一次,连用3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