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塞患者回复后出现尿失禁。
脑血管病所致的尿失禁常见原因有两个:一个是由于病人意识障碍,大脑排便中枢不能被尿意唤醒所致。神志转清后,一般多能自行排尿。另一个见于恢复期或后遗症期的病人,尤以脑血管痴呆为最常见。是由于皮质脊髓间传导束损害,减弱了上位中枢对下位中枢的抑制性冲动。膀胱的下位中枢反射性兴奋,而引起无抑制性收缩。临床上以尿急、尿频和尿失禁为主要表现。 治疗尿失禁可采取如下措施:首先,对尿失禁的男性患者可用尿壶接尿或用一个阴茎套套在阴茎上,另一端剪开个小口,用胶管连接,通过胶管将尿液排出。每日清洗阴茎及更换阴茎套,以防引起局部感染。女性病人可根据排尿规律,经常主动地的用尿盆接尿或及时更换尿布。 其次,进行膀胱功能训练,维持膀胱舒缩功能。具体方法:(1)留置导尿管法,采用定时开放导尿管,让膀胱适当地充盈和排空的方法,促进膀胱肌张力的恢复。日间视饮水量的多少,每2~3小时,开放导尿管一次。入睡后要持续开放。如患者出现脸红、寒战、起鸡皮疙瘩,或出冷汗等现象,是有便意的予兆,可放尿一次,待病情有一定恢复后,可嘱患者在开放导尿管时做排尿动作,每天训练几次,直至拔管后患者可自行排尿。(2)间歇导尿法,这是一个较好的治疗方法,尤其适用于女性病人,每4~6小时导尿1次,入睡后导尿管持续开放。每次导尿前半小时让患者试行自解,一旦开始排尿,需测试残存尿量,如果残尿量越来越少,可适当延长导尿间隔时间,以至逐渐停止导尿。 其三,药物治疗:(1)抗胆碱药或联用抗痉挛药 常用药物为普鲁本辛和奥昔布宁。前者主要是具有抗胆碱作用,后者具有抗胆碱和抗痉挛作用。有人报告普鲁本辛可使60%的患者解除尿失禁症状;奥昔布宁可使膀胱容量增加160%。二者联用可使60%~80%的病人控制症状。通常用药数日即见效。若无改善则不宜续用。 (2) 钙拮抗剂 能抑制平滑肌细胞的Ca内流,从而减轻逼尿肌收缩。临床报道,硝苯地平能减少膀胱收缩,增加残余尿;西比灵能增加膀胱容量,减少尿急和尿失禁发作。 (3)前列腺素抑制剂 前列腺素(PG)可使膀胱肌收缩。膀胱神经刺激促使PG释放。研究表明,抑制PG合成药,可减少逼尿肌不正常活动,临床常用氟比洛劳和吲哚美辛等。小便失禁(尿急、控制不住): 鸡肠一付,洗净晒干,炒黄研成粉,用黄酒送服,每次1钱,一日三次,服完即愈。忌姜、辣这个要看看病人的肢体是不是有水肿 如果有水肿那就是病人的肾脏有问题了 现在看来就是病人的肾脏有问题了偏瘫扶正丸”使用说明书 一、适应症:脑供血不足、脑血管病后遗症(即中风),如头痛、头昏、两眼昏花、半身不遂、手足麻木、口眼歪斜、语言不利以及风湿痹痛等。 二、用法:用药简便,每天只服一次,于晚睡前用温开水送服。 三、用量:因人而异(遵医嘱),一般从三粒起服,服后二小时病区可有不适感(此不适感一般为头略昏,患侧轻微疼痛、或僵硬、可有蚁爬感、或患侧出汗,病情略有加重感等,约于次日午后感觉逐渐消失),无病部位没有任何感觉。但如果服药当晚或次日没有上述感觉,可于次日服药时多服2粒(即5粒),又没有感觉,第三日服药时再多服2粒(即7粒),以此类推。到用药后病区有上述感觉即为适当量。此适当量维持几天后,病区感觉又不明显,可按上述方法寻找一个适当量,总之,要让病人每次用药后都有上述感觉为好。当药量加至25粒时,最好和本所取得联系,以便指导用药。 四、注意:本药服后要立即休息,禁止活动,因为服药后个别病人头昏肢硬,所以半夜起床需有人照应,以防摔倒等。 五、禁忌、酒及辛辣生冷食物、鱼肉,忌生气及思想负担、孕妇禁用。必要时可以下尿管,否则长期尿潴留回影响肾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