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房玄龄,真的是个怕老婆的妻管严吗?
在我们现在的社会当中,朋友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复杂,什么是朋友?对于朋友的定义又哪些?我们现在生活中有太多的识人不清,被朋友所陷害,朋友贵在精不在多,“一生若有一知己足矣”。
在我们现在社会如此,那么再多古代呢?其实在古代被所谓的朋友坑蒙拐骗,跌入黑洞的也有很多,今天呢,就为大家揭秘一下古代的朋友圈,看看和今天的我们来说有什么区别?接下来的时间,一起来看看吧。
一、庞涓和孙膑春秋时期,庞涓和孙膑都是平民出身,两个人同时拜鬼谷子为师。同学期间,两人情谊深厚,并结拜为兄弟。庞涓学成之后到魏国做官,很受魏王赏识,因而执掌魏国兵权。庞涓带领魏国大军入侵周围的诸侯国,每战必胜。不仅如此,他还打败了当时已非常强大的齐国军队,这更巩固了他在魏国的地位。
而这期间,孙膑仍在山中跟随鬼谷子学习。他原来就比庞涓学得扎实,加上鬼谷子见他为人诚实正派,而且是一代兵圣孙武的嫡系后人,就把孙武所著的《孙子兵法》传授于他。孙膑认真学习了《孙子兵法》后,才能远远超过庞涓了。
庞涓觉得自己的官越当越大,需要有人来帮衬自己,于是就引见孙膑给魏王。没想到魏王对孙膑十分敬重,册封他为副军师,与庞涓一起掌握兵权。这样庞涓就忌妒起来了,深感孙膑对自己的地位是一个极大的威胁。于是他私改了孙膑的信件,并向魏王告发孙膑有“背魏向齐之心”。
孙膑两个膝盖骨被削,脸上被刺上“私通敌国”四个字。但是,庞涓仍要对孙膑赶尽杀绝,孙膑故意装疯才侥幸逃过一死。
二、李斯和韩非
战国时期的李斯和韩非二人同拜荀子为师,有着深厚的同窗之谊。李斯虽然明里承认韩非的学问比自己高出一筹,但他私下里非常忌妒韩非。
李斯以卓越的政治才能和远见佐助秦始皇制定了吞并六国、实现统一的策略。秦王朝建立以后,李斯升任丞相。
韩非是韩国的公子,后世称他为韩非子。公元前234年,韩非作为韩国的使臣来到秦国,上书秦始皇,劝其先伐赵而缓伐韩。秦始皇觉得韩非胸怀安邦济世之才,便欲留他在秦国效力。
但是一直忌妒韩非才华的李斯却对秦始皇说:“韩非是韩国公子,一定不会帮助秦国,这是人之常情。留下韩非必生祸端,大王如不及早处置,将来若有了祸端,后悔就晚了。”秦始皇轻信了李斯的话,就下令处死韩非。李斯受命后,立即吩咐手下将毒药送给韩非,逼他自尽。韩非提出要见秦始皇,李斯没有同意。就这样,韩非被自己的同门兄弟李斯毒死于大牢之中。后来,秦始皇发现自己操之过急,想下令释放韩非时已经来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