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春节有避瘟的习俗,他们都是如何避瘟的呢?

春节,是我国最著名的传统节日,有着悠久的历史,蕴含着深邃的文化内涵,有着许多特有的习俗。王安石的《元日》有这么一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里的?入屠苏?指的就是每家都要在大年初一这一天喝屠苏酒,而喝屠苏酒就是古代人避瘟的方法。唐代韩鄂著的《岁华纪丽》中还这样说过:?元旦每人饮一杯屠苏,一年中就不会得瘟疫。?

屠苏?本来是一种阔叶草,在古代南方的民间有这么一个习俗,人们会在房屋上画屠苏草作为装饰,这种房屋就叫做?屠苏? 。而屠苏酒就是从这种房子中酿造出来的,故称为屠苏酒。人们在大年初一饮用屠苏酒寓意为屠绝鬼气,苏醒人魂,据说还可以一年不会生病。此外,还有着滋补保健、防病疗疾等的功效 。

屠苏酒的配方为大黄、白术、桂枝、防风、花椒、附子等中药,将这些放入酒中浸制,便成了屠苏酒。传说是由汉末名医华佗发明创造的的,具有祛风散寒、益气温阳、避除疫疬之邪的功效,在唐代名医孙思邈将此屠苏酒的做法大为传播。 还被无数典籍所传载,使得屠苏酒有着很高的人气。渐渐地,大年初一佳节饮屠苏酒便形成了民风民俗。

中国以传统文化著称,在餐桌上饮酒的时候,一般都是从最年长者开始。不过饮屠苏酒却正好与之相反,是从最年幼的饮起。大年初一,一家团团圆圆,家人们聚在一起饮用屠苏酒,先从最年幼的小孩子开始,根据年龄以此往后排,年纪最长的在最后,每个人饮用少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