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搞笑的偏方

防蚊妙法

有人被夏日蚊虫所苦,朋友告诉他说:“用麻布两层做成夹被盖,就可防蚊。”那人问为什么,朋友说: “等它来叮时,把上边一层麻布向边上一扯,扯歪蚊子的嘴。伤筋动骨,要一百二十天休养,等它嘴好起来时,天气也凉了。” ——明?醉月子《精选雅笑》

不敢空扰

苏东坡和黄庭坚住在金山寺中。有一天,他们打面饼吃。二人商量好,这次打饼,不告诉寺中的佛印和尚。过了一会儿,饼熟了,两人算过数目,先把饼献到观音菩萨座前,殷勤下拜,祷告一番。不料佛印预先已藏在神帐中,趁二人下跪祷告时,伸手偷了两块饼。苏轼拜完之后,起身一看,少了两块饼,便又跪下祷告说:“观音菩萨如此神通,吃了两块饼,为何不出来见面?” 佛印在帐中答道: “我如果有面,就与你们合伙做几块吃吃,岂敢空来打扰?” ——明?无名氏《华筵趣乐谈笑酒令》

贪酒

从前观音菩萨告诫吕洞宾说:“当初,你三次醉倒在岳阳楼,这是好酒;私自度何仙姑,这是好色;在鼎州卖墨,这是贪财;飞剑斩黄龙,这是尚气。现在既然成了仙,为何不戒除酒色财气?” 吕洞宾便攻击观音说:“你既然不好酒,为何旁边有净瓶?你既然不好色,养这童男童女干什么?你既然不贪财,为何要全身金妆?你既然不尚气,为何降伏大鹏?” 观音被抢白得无奈,便将茶盏、净瓶朝吕洞宾打来。洞宾笑道: “就你这一瓶两盏,也打不倒我!” ——明?无名氏《华筵趣乐谈笑酒令》

瓶饮也行

从前,有个人嘴馋贪杯。他在京城经商时,遇到一个过去的熟人。这熟人并无心请他回家吃饭,只在路上说话。贪酒的人见状便说:“我该到贵寓去拜望一下,口渴心烦,或茶或酒,可借一杯止渴。” 熟人说:“我家离得很远,不敢烦劳您光临。”贪酒人说: “谅也不过只有二三十里,不远。” 熟人说:“我家地方狭窄,怕是不方便。” 贪酒人说:“只要能张得开口就行。” 熟人又说:“我家器皿不全,没有杯子。” 贪酒人马上说道: “凭咱们二人的交情,用瓶子饮就行。” ——明?无名氏《华筵趣乐谈笑酒令》

嘲不识羞

从前一个读书人作诗说:“风吹柳线千条绿,日照桃花万点红。”旁边一个人说:“这诗的意境不好,我给你修改一下才好。”作诗人说:“你若能修,就请自己作一首。”修改的人说: “作者不修(羞),修(羞)者不作。” ——明?无名氏《华筵趣乐谈笑酒令》

三句半

有位读书人名叫西坡,善作十七字诗。有一年大旱,太守正在带领一些僚属百姓举行仪式求雨,西坡作诗道: 太守祈雨泽,万民多感德。 昨夜推窗看,见月! 太守听了大怒,让他作诗自嘲。他便把自己和苏东坡相联系,脱口答道: 古人号东坡,今人号西坡。 若将两人比,差多。 后来,太守将他发配到云阳。临行之前,他舅舅来送行。 他舅舅瞎了一只眼睛。于是西坡又作诗说: 发配到云阳,见舅如见娘。 两人齐下泪,三行。 到了云阳之后,当地的长官挺喜欢他的诗,就让他试作一首,他又脱口而出: 环佩响丁当,夫人出后堂。 金莲三寸小,横量。 ——清?独逸窝退士《笑笑录》

骂狗

一个小叫花子腿已生疮腐烂,卧在街上休息。一只狗跑来舔他的腿。叫花子骂道: “畜牲这样急,早晚是你的食,忙什么?” ——清?陈皋谟《笑倒》

抽头钱

有人好赌,家产输光了,只好上吊。忽然见一个吊死鬼在梁上叫:“快拿头来!”这人说道: “亏你开得了口!我输到这个地步了,还要问我抽头!” ——清?陈皋谟《笑倒》

打得好

有个女人与和尚私通,被丈夫察觉了。有一天,丈夫因别的事打了妻子,和尚正好从他门口过,便进来劝解,丈夫便连和尚一起揍了一顿。 和尚挨了打,便向官府告状。官不受理,只在状子上写道: “并州剪子扬州绦,苏州鞋子云南刀。” 和尚不解其意,去问一个秀才。秀才看了告诉他:“这是说‘打得好,打得好’。” ——清?陈皋谟《笑倒》

乌龟老爹

有个老头,很讨厌有人在他家屋外墙角处撒尿,便在墙上画了一个乌龟,并写道:“撒尿者此物也。”有个人没看见,又在那里撒尿,恰好被老头撞见。老头指着墙上骂道:“你眼睛不瞎,也不看看!”撒尿的人慌忙答道: “我没看见老爹在这里!” ——清?陈皋谟《笑倒》

偷来的碗

一家请客,桌上摆的多是骨头,肉却少见。客人问道: “府上的碗莫非是偷来的?”主人惊问缘故,客人说: “我曾听见邻居家骂:谁偷我的碗拿去盛骨头!” ——清?陈皋谟《笑倒》

在里面吃

客人在外面坐,到了吃饭的时间还不走。主人便潜入里屋吃饭。客人在外面大声说: “好一座客厅,可惜许多梁柱都被虫蛀坏了!” 主人听了忙出来问:“在哪里?”客人说: “他在里面吃,外面怎能知道?” ——清?陈皋谟《笑倒》

杀得向上些

一个死刑犯临斩首时,对刽子手说:“杀只管随你杀,只是求你杀在脖子略向上些。” 刽子手问什么缘故,死囚答道:“我脖子上正长了一个疖子,若杀在疖子上,岂不更疼?” ——清?石成金《笑得好》

说官歇后语

一个官很恼闷,旁边的衙役看见了,向同伴作歇后语说:“这个遢头判儿狗头狗呢!” 他在“判”后隐一“官”字,第二个“狗”后隐一“脑”字,与“恼”谐音,所以暗示了“官恼”二字。没想到官听出来了,大怒,喝道: “你为何不说‘吏部天儿珍珠玛’呢?” ——清?石成金《笑得好》

忘记端午

一位教书先生,过端午节时,没收到主人家的节礼,于是问学生:“你父亲为什么不送节礼?”学生回家问父亲。父亲说:“你告诉先生,就说父亲忘了。” 学生照父亲说的回复了先生。先生说:“我出一个对子让你对,若对得不好,定要打你。”接着出对说:“汉有三杰,张良、韩信、尉迟恭。” 学生对不上来,怕打,便哭着回去告诉父亲。父亲说:“你去对先生说,这个对子出错了,尉迟恭是唐朝人,不是汉朝人。”学生回去报告了先生。先生反问道: “你父亲几千年前的事都记得这么清楚,怎么昨天一个端午节就忘记了?” ——清?石成金《笑得好》

僧酒难禁

有个寺里的僧人好喝酒,师父多次斥责惩罚,贪酒的僧人很怨恨,便聚到一起,把脸涂黑,手持木棒,直逼师父座下说: “我们都是济颠的化身,除了贪、嗔、痴三者之外,我们无所忌讳,吃点酒肉有什么妨害?”说着,举棒就打。师父吓得伏地请罪,从此便不禁酒肉。 当地官府听说了此事后,把寺僧们的师父抓来,要责罚他。师父说道: “甘愿受老爷惩罚,也不敢违背活佛的教令!” ——清?黄图珌《看山阁闲笔》

可笑的答卷

明代以后,科举考试一般从《四书》中出题目。比如《论语》载孔子说自己“三十而立”,是说三十岁时就能在社会上立足。有一次考试就以“三十而立”为题目,一个考生开头说: “圣人两个十五之年,虽有椅子板凳而不敢坐焉。”《论语》上还说:“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意思是说孔子在家闲居时是很和舒很闲适的样子。有人以这几句为题作文,开头写道: “记圣人之鸟宿,甲出头而天歪头者也。” ——清?方飞鸿《广谈助》

硬起来

古时死了人,家属以金纸、银纸做成锭银,焚化给死者,叫做“金银锭”。有个穷小子手提一串金银锭赶路。他一边走一边看着那串纸银锭叹道: “你若能硬起来,对我就有用处了!” 银锭笑道: “我怎么能硬?不如你硬起来凑合我罢!” ——清?方飞鸿《广谈助》

搭题笑柄

清代科场上喜欢出些东拼西凑的试题,把经书中毫不相关的两句话凑在一起,目的在于防止考生抄袭现成的文章。其写法着意于文章格式,而对经书原文阐发的古贤人的本意就弃而不顾了。明代就有这样的考法,有一次出题为“杖叩其胚阙党童子”。“杖叩其胫”出自《论语?宪问》,说孔子用拐杖敲打老朋友原壤的小腿。“阙党童子”也出自这一章,但在另外一段中,说阙里有一位童子来给孔子传信。由于这两句话意思不相连,有的考生在过渡一段中写道: “孔子一拐杖打下去,原壤痛不可忍;第二拐杖打下去,原壤仆地而倒;第三拐杖打下去,原壤一命呜呼。三魂渺渺,七魄悠悠,忽然一阵清风,化为阙党童子。”

又有人写以“王如好色……有托其妻子于其友”一段为题的文章。这题目是《孟子?梁惠王》

中两段意思不相干的话。前一段原意大概是说:大王如果喜欢美貌女子,那么应把这种喜爱之心推广到百姓身上,使天下适龄男女及时婚嫁,这就成了好事。下面一段是说:如果大王的臣子中有一个人自己要到楚国游玩,把妻子儿女托付给朋友照管,回来时妻子儿女在挨饿受冻,那么对这样的朋友就不该再信任。这两段话意思也不相连,于是有人做这个题目时先写道: “大王喜爱美貌的女子,不和群臣一同享用,却和老百姓一同享用,这是因为群臣各自都有妻子。” 又承接上文写道: “大王的臣子要到楚国游玩,不把妻子儿女托付给国王,却把她们托付给朋友,这是因为,他知道国王好色。” ——清?张培仁《妙香室丛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