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种中药治疗胆固醇

血脂是血液中各种脂类物质的总称。其中最重要的是胆固醇和甘油三脂。甘油三脂即脂肪。它们不溶于水,与蛋白质结合成脂蛋白,在 血液中循环运转。无论是胆固醇含量增高,还是甘油三脂的含量增高,或是两者皆增高,统称为高脂血症。调查显示,高血脂已成为中老年人的常见病,而由此引发的各种心脑血管病已成为威胁中老年人生命的主要的祸首。

具有降脂作用的单味中药主要有:人参、绞股蓝、何首乌、枸杞子、灵芝、刺五加叶、女贞子、冬虫夏草、怀牛膝、桑寄生、杜仲、月见草、当归、川芎、片姜黄、蒲黄、红花、丹参、茯苓、三七、没药、血竭、山楂、荷叶、银杏叶、泽泻、柴胡、沙棘、虎杖、大黄、陈皮、半夏、漏芦、黄连、黄芩、葛根、决明子、菊花、水蛭、薤白、甘草、熊胆、鬼箭羽、赤松叶、火麻仁、柿叶、花粉、蜂蜡、马齿苋、大豆、大蒜、茶叶、海带、米糠、鱼油、蜂王精、香茹、紫菜、燕麦等60余种。具有降脂作用的有效成分有:人参皂甙、绞股蓝总皂甙、灵芝多糖、枸杞多糖、刺五加叶皂甙、黄酮、泽泻萜醇、大黄蒽醌、葛根素、红花黄色素、红花甙、丹参素、丹参酮、川芎嗪、姜黄素、银杏内酯、柴胡皂甙、甘草甜素、荷叶生物碱、决明子、大黄酚、黄芩甙、橙皮甙、大蒜素、大豆皂甙、大豆磷脂、茶多酚、茶叶多糖等30余种。中药降脂作用以降低血清胆固醇者居多,其功效多属补益肝肾、健脾益气、活血化瘀及消食、除痰、利水等。

一项新的研究表明,中草药黄连可以降低血浆低密度脂蛋白(LDL)胆固醇和甘油三酯,作用机制不同于沙汀类药物。

另外今年来研究比较多的几种中药介绍给你。

近年来临床研究证明,许多中药都具有降低血脂的作用,如草决明、泽泻、何首乌、蒲黄、山楂、大黄、红花、银杏叶、虎杖、月见草、茵陈、麦芽等。

(1)草决明 又叫决明子,为豆科一年生植物钝叶决明或决明的成熟种子。是一种味甘苦微寒的中药,主要含有植物固醇及蒽醌类物质,具有抑制血清胆固醇升高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作用,降血脂效果显著。临床上常用草决明50克,加水适量,煎后分2次服用。连服1月,可使胆固醇逐渐降至正常水平。

(2)何首乌 为蓼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何首乌的根块,气味苦寒,含有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芦荟大黄素等蒽醌类物质,能促进肠道蠕动,减少胆固醇吸收,加快胆固醇排泄,从而起到降低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临床常用何首乌片口服,每次5片,每日3次,连用1~3个月,有效率可达89%。何首乌有补肝肾、益精血,通便泻下等功效,尤其适用于老年高血脂症兼有肝肾阴虚、大便秘结的病人。

(3)泽泻 为泽泻科多年生沼泽植物泽泻的块茎,味甘淡性寒,含有三萜类化合物,能影响脂肪分解,使合成胆固醇的原料减少,从而具有降血脂,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和脂肪肝的功效。常用泽泻降脂片,每次3片,每日3次,2~3个月为1疗程。

(4)蒲黄 为香蒲科水生草本植物水烛蒲黄的花粉,性味甘平,含有谷甾醇、豆甾醇、菜油甾醇等植物甾醇,能抑制肠道吸收外源性胆固醇,从而起到降低血脂的作用。但只有生蒲黄有作用,蒲黄油及残渣无此药效。临床上所用片剂或冲剂,每日量相当于生蒲黄30克,1~2个月为1疗程,有显著的降胆固醇作用。

(5)山楂 为蔷薇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植物野山楂的果实,性味酸甘微温,含山楂酸、酒石酸、柠檬酸等类物质。有扩张血管,降低血压,降低胆固醇,增加胃液消化酶等作用。临床上常用山楂片,每次2~3片,每日3次,1个月为1疗程。也可用山楂果50克,加水煎,代茶饮。

(6)大黄 为蓼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掌叶大黄或唐古特大黄的根状茎。味苦性寒,含大黄素、大黄酸、大黄酚、大黄素甲醚等蒽醌衍生物。具有降低血压和胆固醇等作用。临床治疗高脂血症病人,口服大黄粉每次0.25克,每日4次,1个月为1疗程,降低胆固醇有效率84%,甘油三脂也有一定程度下降。生大黄有攻积通便,活血化瘀作用。所以,尤适用于偏实证及大便干结的高血脂病人。

(7)红花 为菊科二年生草本植物红花的花,味辛而性温,含有红花甙、红花油,红花黄色素、亚油酸等,其有扩张冠状动脉,降低血压以及降低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脂的作用。临床上常用量每次20毫升,每日3次,口服,连续4~5个月,降胆固醇有效率为72%。

(8)银杏叶 为银杏科落叶乔木植物银杏树的干燥叶,含莽草酸、白果双黄酮、异白果双黄酮、甾醇等成分。实验研究和临床证明,有降低血清胆固醇、扩张冠状动脉的作用。对治疗高血压,高脂血症及冠心病心绞痛有一定作用。单用或配川芎、红花。如银川红片,用量每日5~1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