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薏仁,还有什么消水肿的好方法
冬瓜、茯苓、白术、黄芪、红枣、生姜、芡实、白果
水肿可以分几种类型
一、 气虚水肿型:
常见于久坐办公室的人,因平时缺少运动,肌肉显得较松软,造成「虚胖型」的下半身水肿。临床上常伴有头重昏沉、倦怠无力、小便量少、大便软易腹泻、女性白带分泌物多等症状。
建议多选用补气消肿的药、食材:如茯苓、白术、黄耆、红枣、生姜、芡实、白果、薏仁等。
建议这类型水肿应多做些肌肉锻炼的运动,使下半身的曲线更为紧实。
建议药膳:
茯苓薏仁汤
材料:茯苓五钱、莲子二十粒、薏仁一两、红枣十颗。
作法:薏仁洗净,浸泡约三小时,莲子洗净去心,红枣洗净去核。上述材 料加入适量水,以小火熬煮至薏仁熟透。
功效:健脾益气、利湿消肿。
二、 湿热肿胀型:
常见于曾经喜爱运动,如登山、跑步、打球等,但后来运动量减少,造成肌肉较为壮实的下半身肿胀。临床上常伴有肢体沉重感、口干、口臭、容易出汗、体味较重、皮肤出现红肿搔痒、小便量少且颜色深、大便干结或便秘等症。
建议多选用清热除湿、利尿消肿的药、食材:如荷叶、芦根、茵陈、草决明、玉米须、车前草、赤小豆、冬瓜、黄瓜、哈密瓜、西瓜等。
建议这类型肿胀应多做些拉筋的运动,使腿部的线条修长。
建议药膳:
茵陈赤豆冬瓜汤
材料:茵陈三钱、赤小豆50克、冬瓜100克。
作法:将新鲜连皮冬瓜洗净,切成小丁块;赤小豆洗净,浸泡约三小时;茵陈洗净,装入纱布药袋中。先将红豆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煮至八分熟;再将冬瓜、药袋一起放入,继续煮至所有材料熟透即可食用。
功效:清热除湿、利尿消肿。
附注:冬瓜利尿消水肿的功能主要在于瓜皮中,故需连皮熬煮。
三、 气滞血瘀型:
常见于久站之人,容易造成下肢静脉曲张及肌肉酸痛肿胀的现象。临床上常伴有胸闷、呼吸不畅、失眠、多梦、容易紧张烦躁、下肢肤色暗沉、肌肉僵硬紧绷等症。
建议多选用理气活血、化瘀消肿的药、食材:如陈皮、山楂、玫瑰花、丹参、牡丹皮、桃仁、红花、莲藕等。
建议这类型肿胀应多做些泡澡,穴位按摩,使下半身的肌肉放松而有弹性。
建议药膳:
理气消肿茶
材料:陈皮三钱、山楂五钱、洛神花二钱。
作法:将上述材料洗净,冲入适量沸水,闷泡10分钟后,即可饮用。
功效:理气散瘀、化湿消肿。
日常保健注意事项:
1. 长时间站立工作者,要穿上预防型的弹性袜,减少腿部静脉所承受的压力,促进血液回流的顺畅。
2. 长时间坐办公桌者,下肢不要老是固定在一个位置,甚至双腿交叉翘起二郎腿。应注意经常变换体位,不时地活动下肢,一段时间应起身适当活动一下身体,活络血脉,还可以自己用双手从下往上进行按摩,以促进下肢的血液循环。
3. 晚上入睡前,用热水泡脚,不仅能加速下肢的血液回流、还可消除腿部肌肉疲劳。此外睡觉时,在下肢下面垫些东西,使小腿适当抬高,对预防水肿也有一定帮助。
4. 饮食宜清淡,不可吃得太咸,或含钠过多的食物(如腌制、卤制、熏制及罐头食品),也不宜吃太多甜食和淀粉(胰岛素会升高);应多吃蔬菜水果(含有丰富的钾),因为钠和胰岛素会将水份滞留在体内,而钾在体内的作用是排出水份。
5. 适当的穴位按摩,有助于疏筋通络,改善下半身肿胀的体态:
◆承山
穴位:在小腿后面正中,当站直垫脚尖时,小腿腓肠肌肌腹下出现尖角凹陷处。
功用:本穴有舒筋、解痉、止痛的功能,为治疗腿痛痉挛的有效穴。
◆阴陵泉
穴位:位于小腿内侧高起如陵的胫骨内侧髁后下凹陷似泉处。
功用:本穴为脾经合水穴,有健脾利湿、通利小便的功效。
◆复溜
穴位:在小腿内侧,先找出内踝尖与足跟肌腱之间的凹陷处,由此处直上2寸(三指幅宽度)即是此穴。
功用:本穴为肾经经穴,擅长利水治水肿。
6.勤作脚板肌肉帮浦运动,预防及消除腿部肿胀:
平躺将腿伸直抬高(脚可斜靠在墙壁上),脚板出力向身体的方向弓起,感觉后脚跟肌腱被伸展,维持此动作5秒钟。
接着脚板再出力向下压直,维持此动作5秒钟后,脚板略为放松,再重复第一个动作,如此重复50次。
此动作最好将腿抬高超过心脏的位置,效果较好。但也可采坐姿将腿伸直平放作此动作,适用于上班族平时练习,间隔一至二个小时就重复练习2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