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皮膏药的成分是什么意思
“狗皮膏药”的配方
“狗皮膏药”最早确实是用狗皮做药膏的依托材料,慢慢就成为对外用药膏的通称,其药膏的成分通常是老中医开出的方子,药方因病种而调整,多用于治疗跌打损伤、祛风湿和治疗腰肌劳损等病,见效快。
因狗皮来源紧张,药膏的依托物也由原来的狗皮变成后来的油纸、帆布,再到现在更多的高级材料。虽然有狗皮亲自参与的狗皮膏药已经绝迹了,但以这种形态出现的膏药都是对狗皮膏药的延伸。“狗皮膏药”经常用到的血竭、三七、冰片、没(发音mo)药等药材,仍会出现在各种膏药中,且治疗病种基本相似。它们的给药途径,都是中医所说的敷贴疗法。
“狗皮膏药”的制作工艺
据了解,“狗皮膏药”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广泛应用于民间,口碑颇佳。三点原因:使用麻烦、污染衣物、影响美观。“它不适应现有生活方式下的医疗需求,属于自然退出历史舞台。”
一般来说,传统的“狗皮膏药”在常温下是固体,敷贴前需要加热,把药膏摊匀后才能贴到人身上。而且,药物溶化后常会沾到衣服上,不好洗又影响美观。所以自上世纪90年代后,用它的人就不多了。
据介绍,“狗皮膏药”本身的制作工艺很复杂,后来人不愿去学或很难学到位,也是导致“狗皮膏药”失传的主要原因。“狗皮膏药”要用麻油熬制,其间对火候很有讲究,药膏熬老了贴不住,熬嫩了就对皮肤有刺激性。而且,熬制时添加了铅丹,在熬制过程中易产生醛类、酸类的水溶性附着物,这些物质对皮肤有刺激性,因此熬好的药膏要放到水中漂洗或埋入潮湿的地下一段时间,以去“火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