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喝什么汤去火?

去火汤

最简单的:

绿豆汤(清热解毒、消暑利尿),酸梅汤(酸酸甜甜、消暑祛燥)。

花点儿心思的:

1.绿豆+薏米+少量黑芝麻、枸杞和红枣。此汤还有排毒作用。

2.苦瓜排骨汤去火效果极佳。

再复杂一些,就有《夏日解暑汤大全》,根据功效不同有如下几类:

1. 清热

(1)芹菜清疸汤:

功效:清体内伏热、肝胆湿热致黄疸症及热症等。

做法:芹菜250克-500克,洗净切段,入搅拌机搅汁,再过滤煮沸,每日早餐后饮此汁。

(2)芹菜清伏热汤:

功效:夏天多发热及小儿发痧症、发炎、周身疮疖,多因天气影响,肝、胃积热,或血中伏热。本汤可清热治病。

做法:芹菜250克,生薏仁6钱。先将生薏仁煲热,加芹菜汁一齐再煮沸,晾凉可饮。

(3)清肠胃热汤:

功效:清除肺热引起之咽干口臭、口腔热患、飞沫、口生疮等,下通肠胃大便。体内伏热、肝胆湿热致黄疸症及热症等。

做法:西洋菜500克,红萝卜1根(约200克)、番泻叶8分。洗净后一齐放入瓦煲,加清水100克煮沸,略待红萝卜稔,汤成。不宜煲久,以防红萝卜中的Vc及Fe流失.

(4)风火牙痛汤:

功效:祛风清热,滋阴润燥,消肿止痛,尤其风火牙痛极有功效。

做法:瘦肉200克、盐少许调味。杨柳树根150克(到中药铺买),洗净斩段,水五碗煲至将出味,加瘦肉片一起煲存一碗,饮汤。

(5)清热下火皮蛋粥:

功效:清热下火,通便润肠。夜睡赤目,有眼屎,头胀晕,天气暑热期尤甚。

做法:皮蛋1个,咸瘦肉.少许。皮蛋去壳切细块,瘦肉隔晚买好,放盐腌制,待明早煲粥时齐煲,下少许熟油调味。

(6)三叶清热冒汤:

功效:风热性感冒、头痛发热、身重困倦、大汗、便闭,此汤有效。

做法:鲜荷叶连梗1块、桑叶3钱、苏叶3钱、红糖2两。荷叶如无鲜品,中药铺有售以上3叶,洗净加清水3碗,煲至一碗,后下红糖调味。

(7)热咳润肺汤:

功效:清余热,利残痰。凡感冒咳、夏暑咳等过后,肺及气管仍有少许痰涎难清,或稍饮食寒冻、煎炸食物即有感者,饮此汤能愈。

做法:买半肥瘦猪肉200克原块洗净,加上杏仁3钱、蜜枣6粒、百合3钱,水5碗,煲两小时汤成,食肉饮汤。

(8)阴虚火量内热汤:

功效:清阴虚假火、治内热上亢,目赤便闭、湿困疮毒。

做法:半肥瘦猪肉250克去猪皮切块,加大生地4钱、土茯苓4钱、水6碗,煲两小时汤成。

(9)海带清热汤:

功效:疗暑热生疮、大便闭结面疮粉刺、胃热等。

做法:海带(性寒,不能大量食用)五钱至一两,洗净切段,绿豆一两洗净,加水一碗,煲至豆烂,后下红糖一两,搅匀可饮汤食豆、海带。

(10)解暑清热汤:

功效:解暑清热,祛肠胃积热,通大小便。(清润降火但不寒凉,适合全家人饮用。)

做法:生鱼一条洗净整条,海带五钱洗净切段,加盐调味,煲至将好后下葛菜(或通菜)半斤,再煮滚即汤成。

(11)降压清热海带汤:

功效:有降血压、降火气、除烦躁、化痰清热之效。

做法:海带一两洗净切段,白萝卜一条去皮切块,海蜇皮一两洗净切丝,加盐调味。放水四碗煲汤,煲两小时至萝卜软稔即可饮食之。

2. 儿童湿热症汤水

(1)主治:久热不退、小儿湿热、精神困倦、不思饮食。

做法:冬瓜连皮半斤、粳米一两、生薏仁五钱、水四至五碗煲至粥成,捞冬瓜去皮,搅匀调味即可食粥。

(2)主治:清热祛湿,退热利便,化湿清热,除痰通小便。

做法:鲜荷叶连梗一块、马蹄六粒、红糖少许。如无鲜荷叶,到中药铺买连梗荷叶干品一两代用。以上材料加水四碗煎汤,红糖后下,代茶喝,慢慢退热。(成人可不用糖)

(3)主治:清热利湿、解暑退烧、助食欲等作用。

做法:绿豆一两洗净,加入生薏仁五钱,煲水三至五碗,将好时下红糖少许调味,代茶,每餐后饮。

(4)主治:儿童发热、暑热等,消耗体力极多,故食品方面以补充维他命B、C为主。

做法:番茄一个切块,薯仔一个去皮切块,芹菜洗净切段,加谷麦芽、水三至五碗,煲一小时后加红糖,再煲五分名,可饮食随意。

3.另有:

(1)银花山楂汤:

辛凉透热,生津止渴。

先把银花30克、山楂10克放砂锅内,加适量水,放旺火上煮沸,3分钟后,将药液滤入小盘内,再将药煎熬1次,再滤出药液,将两次药液合并,加蜂蜜拌匀而成。随时服用。

(2)绿豆茶叶冰糖汤:

清热解毒,治流行感冒和预防流行性感冒,并主治咽痛热症咳嗽病。

绿豆50克洗净,捣碎,同绿茶5克、冰糖15克放入碗内,用开水冲沏,约20分钟服。

(3)绿豆马齿苋汤:

清热解毒,祛湿止痢。

绿豆100克,马齿苋100克,猪瘦肉100克,蒜仁4粒,油盐酌量。将上药洗净,马齿苋切段。放适量清水在煲内,先煮绿豆约15分名,再放入其他汤料,煮约1小时,至猪瘦肉软熟,调味即可饮用。

(4)饴糖萝卜豆腐汤:

清热宣肺,化痰降逆。

将豆腐500克切小块,加入麦芽糖60克,生萝卜汁混和煮开,每日分2次服。

(5)芹菜煲红枣汤:

清火息风。

芹菜200-400克洗净切碎,加红枣50-100克煲汤,分3次饮。

3.润燥

(1)燥热留咳饮:

感冒已愈,风热难清,仍留余咳,饮此汤能愈。

大雪梨一个去蒂挖心留皮,梨孔放入川贝母三钱(打烂为粉末)及蜜糖半茶匙,置炖盅,隔水炖一小时,即可饮食。

(2)润燥黄豆肉排汤:

余温热、祛湿气,治疗肠胃燥结、解毒、脚气、湿痹等功效。

黄豆二两,略先浸十五分钟,肉排骨半斤洗净后用少许盐腌搽半小时,然后斩开放入煲中,加入黄豆、水四至五碗,文火煲至两小时,豆稔即汤成,食饮随意,全家适用。

(3)凉瓜肉排汤:

清热祛暑、除烦热,胃肠湿热。胃肠虚寒者,不能连续数日食。

凉瓜二条,洗净切开去仁,切块状,肉排一斤切块,黄豆一两洗净,一齐煲汤,全家饮用。

(4)清润红绿糖水:

余温热、祛湿气,治疗肠胃燥结、解毒、脚气、湿痹等功效。

黄豆二两,略先浸十五分钟,肉排骨半斤洗净后用少许盐腌搽半小时,然后斩开放入煲中,加入黄豆、水四至五碗,文火煲至两小时,豆稔即汤成,食饮随意,全家适用。

(5)南瓜冰糖水:

祛热清痰、止热咳、清暑热,解毒去痛、止喘、驱虫。

南瓜一斤去皮切小块,加冰糖,水四碗,煲一小时汤成,食瓜饮汤。

(6)芹菜萝卜汤:

消肠胃积滞、顺气化痰利尿、解热清毒、下气清食、解酒。将芹菜四钱洗净切段,

白萝卜一斤去皮切块,加少许盐调味,水适量,煲两小时汤成。

(7)芋头糖水:

利水消肿、清热解毒、清肠通便。

芋头一个,去芋皮切块,加一块片糖,水六碗,煲至将好时下香花菜一两,再煲片刻汤成,芋味香滑,糖水清润。

(8)番薯糖水:

解湿、疮、疖等毒,疗湿热、湿疹、疮疖、解酒、祛疳积等。

一斤番薯去皮切块,加芍药三钱,煲一小时汤成。

(9)西洋菜蜜枣汤:

清肺润燥,止咳。

鲜西洋菜一斤洗净,入蜜枣加清水适量,煲2小时以上,服食。

(10)菠耳汤:

滋阴润燥,解渴通便。

银耳9克,先用水浸泡2小时,洗净,放入瓦煲中,放一碗半水,煮约半小时加入菠菜根,再煮沸20分钟。咸甜两吃均可。

(11)罗汉果柿饼汤:

清肺润肠、肺热咳嗽,百日咳等病。

罗汉果半个,柄饼3个,冰糖适量。

4.消暑

(1)解暑丝瓜汤:

解暑除烦、清热利湿、通水下气、化痰凉血,除疮。

丝瓜洗净切块,瘦肉切片一齐滚汤。

(2)葫芦瓜冰糖水:

消暑清热。

将葫芦瓜约一斤切片,加水一碗炖冰糖,分两次饮。

(3)溃烦汤:

暑热蒸困、湿闷心烦、精神容易疲倦。

苦瓜一至二个,加生甘草二钱,清水两碗共煮至剩一碗,食瓜饮汤。

(4)豆腐黄瓜汤:

清热解毒、养肺行津、润燥平胃。

豆腐半斤放锅内微煎片刻,黄瓜去皮切块与豆腐同煮,加清水六至八碗煲汤代茶,可饮可食。

(5)鲜荷蜜糖水:

消暑清热。

鲜荷叶100克连梗切碎,加蜂蜜100克,清水数碗,煮汤代茶。

(6)绿豆老鸭汤:

清热利湿,解毒。

将老鸭剖开,去除内脏,将绿豆120克、土茯苓24克,用清水5碗,约煮4小时,调味即可。

(7)莲藕排骨汤:

解暑清热、低热、神疲。莲藕洗净,

用刀背压碎,切成小段,放入深锅中,加入洗净之排骨,用大火煮开后,再切小火煮至莲藕松烂,调味可。

(8)银耳莲子汤:

清热滋补。

银耳15克,用水洗净,浸炮冷水中一夜,除去杂物后放入锅中加8分水,用大火煮沸后,加入冼净除心之莲子,用小火煮至银耳熟透,加入冰糖即可。

(9)鲩鱼冬瓜汤:

祛风平肝,强体利水。

将鲩鱼半斤剖腹洗净,去鳞和清除内脏,冬瓜连皮切成块状,起油将鱼煎香,用适量清水加姜片,鱼和冬瓜一起放入锅内,煮约2小时调味即可。

(10)莲子福圆汤:

滋润养颜、肋消化。

莲子30克,龙眼肉30克,白木耳15克,冰糖酌量。将莲子和龙眼肉分别洗净,白木耳则用温小泡6小时后洗净,将所用料放进锅内,加8碗水,先用猛火煮滚,再用小火炖约半小时,冷后放入冰箱,冷藏一段便可享用。

(11)水鸭银花汤:

补肌肤,祛疮毒。

将水鸭剖好洗净,猪瘦肉120克连同银花9克,生熟地黄各6克一起入锅中,煮约4小时。加油盐调味便成。

(12)糯米绿豆粥:

调中益气,清毒收口。

先将糯米三两,绿豆二两洗净,加水适量,煲两小时粥成,加红糖适量,食粥。

5 暑热杂症

(1)豆腐黄瓜汤:

暑热反胃,不思饮食,胃胀呆滞,大便不畅。

豆腐四至五块洗净,切小块,黄瓜两条去皮切薄片,加水二至三碗及调料,煮成羹作餐,连食一、二餐自愈。

(2)芥菜牛肉汤:

散寒解表,化痰止咳。

生姜一两去皮,拍扁,切碎,牛肉半斤洗净切片,芥菜洗净,先用锅煲适量滚水,放入全部用料及油,盐等,文火煲沸片刻即可,乘热食用。

(3)葱白鸡粥:

发汗解表,调和营卫。

适用夏日感冒风寒。葱白一两、芫荽三钱洗净,切碎,红枣十粒(无核)、白米三两洗净,生姜五钱去皮,拍扁切碎,鸡一斤洗净切块,把鸡、白米、生姜、红枣一齐放入清水锅内,武火煮滚后,改文火煲小时,粥成放入葱白、芫荽,调味食用。

(4)芫荽豉豆腐鱼头汤:

解表散寒。

芫荽(即香菜)五钱、葱白一两洗净,切碎,淡豆豉一两、鲩鱼头二个洗净,鲩鱼头、豆腐分别下油锅煎香,取出与淡豆豉一齐放入锅内武火煮滚,改文火煲半小时,再放入芫荽、葱白、煲滚片刻,调味,乘热食之。

(5)白瓜咸蛋汤:

消暑利水,清肺化痰。

咸鸭蛋三个,白瓜一斤,紫菜五钱,绿豆粉丝二两,白瓜去瓤和子,洗净切片,放入滚水锅内,文火煲沸十五分钟,放入咸鸭蛋、绿豆粉丝,稍滚片刻熄火,随即放入紫菜煲滚,调味供用。

(6)节瓜薏米黄鳝汤:

清热祛湿,缓和拘挛,适合湿疹等。

黄鳝半斤剥净,用盐搓擦,用清水冲净,和入滚水中稍煮,捞起过浸冷水,节瓜一斤刮皮留青,洗净切大块,生姜四片,薏米二两,香菇五钱,芡实一两洗净,放入滚水锅内,武火煮滚,改文火煲一小时,调味供用。

(7)粉葛鲮鱼汤:

清热解里,生津止渴。

鲜粉葛一斤撕去皮,洗净切厚片,生姜五钱洗净切片,竹叶五钱洗净,鲜鲮鱼一斤去内脏、鳃、鳞下油锅煎香,把粉葛、生姜、鲮鱼放滚水锅内,武火煮滚,改文火煲一小时,然后放入竹叶,煲半小时,调味供用。

(8)大蒜豆腐鱼头汤:

下气辟秽,健胃消食。

鲜大蒜三两洗净,切段,鲜鱼头二个开边去鳃,洗净,豆腐、鱼头分别下油锅煎香,铲起,与大蒜武火煮,放入滚水锅中,改文火煲半小时,调味供用。

(9)胡萝卜马蹄竹蔗汤:

清热解毒,解肌透疹。

胡萝卜、马蹄各半斤,去皮,切大块,淡竹叶、生甘草、芫荽各五钱,甘庶一斤。洗净,放入滚水锅内,武火煮滚,改文火煲二小时,取汁当茶饮之。

6.绿豆汤的几种熬法~

制绿豆汤时,有时会因煮的时间过久,而使汤色会发红发浑,失去了应有的特色风味。在此罗列了几种熬制绿豆汤的方法,您不妨试试。

方法一:

将绿豆洗净,控干水分倒入锅中,加入开水,开水的用量以没过绿豆2公分为好,煮开后改用中火,当水分要煮干时(注意防止粘锅),加入大量的开水,盖上锅盖,继续煮20分钟,绿豆已酥烂,汤色碧绿。

方法二:

将绿豆洗净,用沸水浸泡20分钟,捞出后放到锅里,再加入足量的凉水,旺火煮40分钟。

方法三:

将绿豆洗净,放入保温瓶中,倒入开水盖好。3-4个小时后,绿豆粒已涨大变软,再下锅煮,就很容易在较短的时间内将绿豆煮烂。

方法四:

将挑好的绿豆洗净晾干,在铁锅中干炒10分钟左右,然后再煮,绿豆很快就可煮烂。

方法五:

将绿豆洗净,用沸水浸泡10分钟。待冷却后,将绿豆放入冰箱的冷冻室内,冷冻4个小时,取出再煮,绿豆很快酥烂。

7. 芦根麦冬消暑汤

芦根性寒味甘,含薏苡素及蛋白质5%,木聚糖和维生素B1、B2及C,碳水化合物51%。具有凉润爽口,消热生津,止渴、止呕除烦的作用,对咽喉炎、声带疲劳及口腔炎、牙周炎都有良好的疗效。麦冬性微寒味甘微苦,并有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的功能。

取鲜芦根100克(干品30克)、麦冬20克煎汤代茶饮,对夏日炎炎人体大量出汗,所造成头晕、烦闷和胃肠等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宋代文学家苏东坡用芦根麦冬煎汤保护咽喉和口腔;清代温病学专家吴鞠通在此基础上发展为“五汁饮”,用于治疗热病伤津,口干心烦。夏日防中暑,可饮芦根麦冬汤。

8.老广东传统消暑汤

消暑消食汤。

取山楂、甘草、麦芽各50克,冼净放入砂锅,加入清水。煮沸十分钟后放入薄荷叶五十克,立即盖上并即刻离火。五分钟后,去渣即可饮用。

作用:解渴,健脾消食。对于暑天的风热感冒,发热、头痛目赤等有防治作用。

9.清暑养阴汤

做法:枸杞子、五味子各十二克,甘草九克洗净放入砂锅加水,煮沸十分钟后加九克薄荷叶,加盖离火,五分钟后加白糖搅拌均匀,即可饮用。

作用:益气养阴,治中署、内热。

10.防暑清咽汤

做法:将玄参、麦冬各十五克,桔梗、甘草各五克冼净放入砂锅,加清水煮沸十五分钟后离水,加入白糖、最后加入冼净的胖大海十克。凉后置入冰箱,适时取用。

作用:可解口干舌燥并治疗急、慢性咽喉炎。

11.褪暑凉血汤

做法:大青叶、白茅根、鱼腥草、金银花、淡竹叶各二十克,冼净入砂锅,加水煮沸(沸后小火)二十分钟后离火。去渣,加白糖搅拌匀。凉后置入冰箱,一日二至三次。

作用:可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此法用来治暑天咳嗽,清热利尿极佳。

12.祛暑益气汤

做法:将太子参、沙参、石斛、麦冬各十五克用水浸泡一小时后,入砂锅加清水、煮沸三十分钟后离火,加白糖搅拌,晾凉后,挤入柠檬汁数滴,置入冰箱冷藏。

作用:益气养阴,润胃生津,适合眩晕、心悸、乏力者以及老人和儿童饮用。饮用时,可取一份加入凉开水稀释冲和。

酸梅汤——清热解暑又舒肠

梅 子味酸,性温平、涩,无毒,除烦满、安心神,梅核有明目益气的作用。将熟梅熬成膏状加糖即成梅酱,夏日调水饮用,除热解渴,生津开胃。将已黄或半黄的梅 子,经草灰处理后,用笼屉盛了加以薰蒸,晒干后即成乌梅。《本草逢源》说:“乌梅酸收,益津开胃,能敛肺、涩肠、止呕、敛汗、定喘、定蛔、今治血痢必用 之。”

用乌梅五、六颗,煎浓汤,空腹时饮用,一日三次,治肠炎、痢疾;用乌梅90克,焙烧存性,研末,用好醋调成糊状,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 70丸,空腹米汤送下,治大便下血不止;用乌梅7个,苦楝树皮6克,甘草6克,水煎,睡前服,治蛔虫引起的腹痛;用乌梅30克,红糖适量,每日一剂,水煎 服,治子宫出血;用乌梅加冰糖,水煎服或饮青梅酒或乌梅酒一盅,治恶心呕吐;用乌梅肉烧成炭,研成细末,食油调搽,治小儿长期不愈的头疮;乌梅加水煎煮, 加适量的糖即成酸梅汤,味道酸甜,开胃解热,是夏天很受人们欢迎的清凉饮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