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身上长疙瘩怎么治?一

针尖状,呈单个或多个发生,严重者整个乳头如带刺的“海参”,此病有一定的传染性,可致使部分或全部上厅挤奶牛患病。患此病时,挤奶时如碰到“刺瘊”,奶牛疼痛感明显,抬蹄,不准摸乳头。另外,乳头易粘有粪泥,不便清洗掉,造成鲜奶细菌数量增加。此病也可传染给人,尤其是与牛直接接触的挤奶工,多发于手,如碰到它则有刺痛感,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二、试验效果对比 鉴于“刺瘊”具有多发性、易传染的特点,会给人和牛造成一定伤害的情况,为了根除“刺瘊”顽疾,多年来,我多处讨教验方无果。后自己利用现有药品,先后采用3种方法,经多次试验,出现了不同效果。无效的方法望广大奶农朋友引以为鉴,加以规避,积极采用有效的根治法,确保人、牛的健康。 1. 碘酒外涂法 碘有很强的消毒作用,可杀死细菌、芽孢、霉菌和病毒。先用5%碘酒涂擦,经观察,对“刺瘊”的反应性较小,照长不误。后采用10%的碘酒,浓度提高,刺激性较大,可使“刺瘊”表面发黑,可暂时控制其生长,但很快又会长出新尖来。此法只对表皮有伤害,效果最不理想。 2. 液氮冷冻法 液氮的温度为-196℃,如果液氮溅到皮肤上,可引起组织冻伤。利用此原理,采用液氮冷冻“刺瘊”,使“刺瘊”处变灰或变白,把其病症组织冻死,抑制其生长。经试验可暂时使其变小、变平,五天后又重新鼓起来,又能发展成为新“刺瘊”。此法只能暂时抑制生长,但能复发,建议不用此法。 3. 除角灵根治法 当对“刺瘊”束手无策时,我发现办公桌上有一支河北围场金发动物药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除角灵,此药专用于40日龄以内牛犊的去角,防止长成角互顶致伤,效果非常好。 我考虑此药可抑制牛角角质的生长,能否可抑制“刺瘊”的生长?当时我左手小指正长有一个“刺瘊”,就先在自身上做试验:把除角灵涂在“刺瘊”上,药物逐渐渗入,有一种针扎的疼痛感觉,药物直达深部,后从深部冒出约一滴黑血,擦去血逐渐不疼。间隔一天再涂一次,感觉较上次减轻,就涂药两次就痊愈。 分析此药治病原因:1、除角灵具有腐蚀赘疣的功能;2、此药可直达深部组织,杀死“刺瘊”病毒,根除此病,不再复发。用此法治疗4名“刺瘊”患者效果非常好。 经人体试验成功后,我采用此法治疗奶牛乳头“刺瘊”,也能取得神奇效果。具体使用方法:对新长出的“刺瘊”,可在挤完奶后。清洗干净“刺瘊”部位,将除角灵直接涂在表面即可;对陈旧的表皮如有硬痂的,可用手术刀切除硬刺、硬痂后再涂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