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一猜,古代漆器上的漆是怎么来的
古代漆器上的漆主要取自漆树。
古代油漆是用漆树的汁制作而成的,是属于纯天然、无毒,古代人经常用来做食具。中国古代所用的漆,是漆树分泌的一种汁液,经日晒脱水后,即成为可作涂料的熟漆。“漆”,上从木,下从水,中间左右各一撇,表示割漆时插入树干的竹片;漆液如水由竹片导出,此时的漆液呈灰乳色,与空气接触后变成栗壳色,干后呈褐色。
漆树
漆树属漆树科,落叶乔木,高达20米,有乳汁。我国漆树分布广泛,秦巴山地和云贵高原为漆树分布集中的地区。云南、四川、贵州三省的产量最多,福建是我国著名漆器产区。
漆树是我国重要的特用经济林。漆业是天然树脂涂料,素有“涂料之王”的美誉。漆树可取蜡,籽可榨油,木材坚实,生长迅速,为天然涂料、油料和木材兼用树种。
该物种为中国植物图谱数据库收录的有毒植物,其毒性在树的汁液,对生漆过敏者皮肤接触即引起红肿、痒痛,误食引起强烈刺激,如口腔炎、溃疡、呕吐、腹泻,严重者可发生中毒性肾病。
漆树科为无患子目下设分类。本科共有5属:羽状复叶或三小叶的有黄连木属,漆树属,盐肤木属;单叶,全缘的有黄栌属和杧果属。其中与漆树同属于漆树属的还有野漆一种,本属已知共两种植物。
生长习性
喜光,不耐庇荫;喜温暖湿润气候及深厚肥沃而排水良好之土壤,在酸性、中性及钙质土上均能生长。不耐干风和严寒,以向阳、避风的山坡、山谷处生长为好。不耐水湿,土壤过于黏重特别是土内有不透水层时,容易烂根,甚至造成死亡。
在适生地区,生长尚快,15年生树高约8m,胸径40cm。通常5~8年生,胸径达15cm时即可采割漆液。约40年后生长逐渐衰退,一般能活七八十年以上,少数寿命可超过百年。萌芽力较强,树木衰老后可萌芽更新。侧根发达,主根不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