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如何防治职业病危害?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早在几千年前古人对一些职业病危害己有一定的认识,同时也积累了一些简单的防治经验。古代许多史籍中也多有记载,如北宋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论述了四川岩盐深井开采所发的卤气和天然气中毒死亡事故及除毒方法。孔平仲在《谈苑》中记述了银匠,慢性汞中毒症状及采石人?石末伤肺,肺焦多死?的尘肺现象。

明清时,随着矿冶、纺织、印染等手工业的发达,各种职业病逐渐增多,己引起了人们的往意。而医家们在临证中也逐渐积累了若干职业病知识和防治经验。著名医家薛己在其所著《内科摘要》中记录了一例银匠职业病的病案。说一银匠,因常接触冶炼物,产生劳倦、寒热及手麻症状。有医生误以为疗毒,医治无效。薛己认为实因职业所致,用?补中益气及温和之药煎汤渍手而愈?。这可谓医籍中职业病防治的最早记载。

而后《本草纲目》中还记载了铅矿工人的职业病。到17世纪,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还记载了砒中毒:?烧砒之人,经两载即改徒,否则须发尽落。?还讲到熔焦时?用墙以抵炎热?,反映了当时的一些劳动保护措施。诸如明代医家申斗垣在《外科启玄》(1640年)中、清代医家陈士铎在《外科秘录》(1694年),中对一些职业病的诊治都有所记载。总之,此时期职业病防治学,己有良好的开端。

一、古人对有害工作环境的认识,采取了哪些劳动保护措施

古代采矿和冶炼的工人,经常要在不良甚至有毒的环境中劳作,因此很容易染上各种疾病。在这过程中,人们逐渐认识到一些有毒气体和烟雾等对环境的污染破坏,以及对人身体的损害。逐渐地,人们也采取一些措施防治这类危害。

我国的矿冶业有着悠久的历史,并发展出精湛的工程技术。在1988年,江西瑞昌市铜岭村发现的商中期的采铜遗址中,已有完整的井架和一些排水设施。而湖北大冶铜绿山东周铜矿遗址表明,当时井下的通风、排水、照明、巷道支护等一系列复杂的技术问题都处理得井井有条。

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各种矿物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因而也在局部地区造成一些问题。《水经注.河水》引释氏《西域记》云:?屈茨北二百里,有山。夜则火光,昼日但烟,人取此山石炭,冶此山铁,恒充三十六国用?。这条史料反映出今新疆库车县一带采煤有一定规模,而且污染附近的环境。

到了宋代,人们对这类环境破坏的认识更加深入。《图经本草》记载丹砂矿对环境的影响时写道:?春州融州皆有砂,故其水尽赤,每烟雾郁蒸之气,亦赤黄色,土人谓之朱砂气。尤能作瘴疠,深为人患也?。记下了汞蒸气污染环境和对人体的毒害,稍后陈承在《本草别说》中记下炼制砒霜时对周围生物的毒害。书中说:信州玉山有砒井,管理甚严。?初取飞烧霜时,人在上风十余丈外立;下风所近草木皆死?。可见炼砷(三氧化二砷,俗名称砒霜)的工人已认识到处境的危险。

在宋代,一些地方采煤用煤较多,因而也存在局部的煤烟污染。沈括《梦溪笔谈》中延州诗云:?石烟多似洛阳尘?。道出延安一带煤碳产地的煤烟污染也是相当厉害的。而同一时期康与之的《昨梦录》则记载了石油也会造成污染。书中写道:?猛火油(即石油)出高丽之东数千里。初出之时因夏日力烘石极热则出液,他物遇之即为火,惟真琉璃器可贮之。余犹记郡帅就之以接水战试猛火油,池之别岸为人营垒。用油者以油之涓滴自火焰中过,则烈馅发,油之余力入水,藻特俱尽,鱼鳖遇之皆死?。反映人们对石油燃烧余烬污染水面之剧的认识。

宋人还注意到,桐油燃灯产生的油烟,污染环境较严重。庄绰指出:?江湖以桐油为灯,但烟浓污物,画像之类尤畏之,沾衣不可洗,以冬瓜涤之乃可去?。在当时,一些金属作坊等的工匠,常得职业病。

孔平仲《谈苑》载:?后苑银作镀金,为水银所熏,头手俱颤贾谷山采石人,石末伤肺,肺焦多死;铸钱监卒无白首者,以辛苦故也.?这里谈到的实是汞中毒和矽肺的症状。赵彦卫在《云麓漫钞》中也提到:炼银?坑户为油烛所熏,不类人形。?可见当时对慢性化学中毒也有所认识。

明清时期,人们对矿冶开发过程中存在的环境问题和有害气体有了更广泛的认识。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说:?铅生山穴石间,人挟油灯,入至数里,随矿脉上下曲折所取之,其气毒人,若连夜不出,则皮肤痿黄,腹胀不能食,多致疾而死?二说明人们对铅中毒的认识。方以智在《物理小识》中云:?青矾厂气熏人,衣服当之易烂,栽木不茂,惟乌桕树不畏其气?。青矾即绿矾,主要成分为含水硫酸亚铁。

这里记述了它对周围物质的腐蚀,以及乌柏树可能具有的抗性,还有一些有毒气体的危害也为人们所认识。李时珍指出:?人有中煤气毒者,昏瞀至死,惟饮冷水即解?,较早地记载了煤气对人的毒害。明末清初屈大均也在《广东新语?货语》中提到当时炼铁对空气的污染。说:?下铁矿时,与坚碳相杂,率以机车从山上飞掷以入炉,其焰烛天,黑浊之气,数十里不散?,污染之严重不难想见。清代李榕在《自流井记》则记述了?德成井火、卤气熏人至死?。这里的卤气即天然气。

无规划的乱开矿还常常破坏植被及带来水土流失等严重后果,古人对此也有所认识。《云麓漫钞》记载:?福建建宁府松溪县瑞应场去郡二百四十余里,在深山中。绍兴间,乡民识其有银,取之得其利?初场之左右皆大林木,不二十年,去场四十里皆童山。?另外一些著作记载采矿破坏植被和地表结构,造成水患。近代四川一些山区的采金作业经常引起泥石流,以致地方当局不得不严禁其开采。

明末清初的孙廷铨在他的《颜山杂记》中,不无感慨地记下当时矿工为生活所迫,在严酷的环境中倍受煎熬的情景。说他们不得不?凿山煮石,履水踏火,数患难而不息?。结果是?顾烧琉璃者多目灾,掘山炭者遭压溺,造石矾者有暗疾,炒丹铅者畏内重铅者,畏内熏?。不难想见职业病的严重。

在古代与矿冶相近而易遭受化学中毒的炼丹作业,也很容易看出环境对人体的影响。葛洪曾指出:天地无肥仙人。也就是说炼丹的人都是很瘦的,不少史籍记载,历代多有医生因炼制丹药受毒气熏蒸而患病甚至死亡的。《龙川略志》记载有人烧丹而使手指得痈而没。另外,《冷庐医话》等书也记述了某些医生用手直接配制秘药,?岁久毒气薰炙,晚年中拇指生恶疽而死。?对医生制药职业病之严重作了实在的记述。

二、古代如何进行劳动保护措施和防病治病

在古代,为求得最低限度的生产安全,人们也采取过一些劳动保护措施。沈括在谈到修复破损盐井时,为防井中有毒气体,提出用洒水的方法,改善井内的通风状况,消除有毒气体。明代《天工开物》也记述了排除废气已受到人们的重视,书中记载:?凡取煤经历久者,从土面能辨有无之色,然后掘挖。深至五丈许,方始得煤。初见煤端时,毒气灼人,有将巨竹凿去中节,尖锐其末,插入炭中。其毒烟从竹中透上,人从其下施镬拾取者。?,这里有较好的毒烟排除法,对保证工人的身体健康有一定的作用。

此外,《颜山杂记》在记述采煤技术时也载:?凡行隧者,前其手,必灯而后之。井则夜也,灯则日也.冬气既藏,灯则炎长,夏气强阳,灯则闭光。是故凿井必两,行隧必双.令气交通,以达其阳。攻坚致远,功不可量,以为气井之谓也。?强调成双凿井以保持井内通风的重要性。

另一方面,针对当时各种矿冶职业病的增多,宋代一些医生开始提出增加营养等方法来增强体质和抵御毒害。《日华子》在?水银条?中认为:?镀金烧粉(水银)人多患风或大疭,使作须服铁浆可御其毒?另一些著作也曾指出,铸钱的士兵,因受有害气体的熏燕而患瘠椎病的,吃用蒸豚可以消释。明代的《本草纲目》则记载,制粉锡的工匠易受有毒的?铅气?毒害,必须食用肥猪犬肉、饮酒及铁浆加以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