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灸如何消除“红鼻子”?

(1)耳针

①取穴。

主穴:外鼻、肺、肾上腺、内分泌、内鼻、面颊。

配穴:耳根部位。

②治法。

以主穴位为主,早期仅取外鼻、内鼻、肺,用轻刺激手法;症候较重者,上穴可均取,毫针刺入,用捻转法行强刺激法,留针15 ~ 30 分钟,重症宜延长至一小时,隔日1 次,10 次为一疗程。

疗效不佳时,可配合取配穴行耳根环状注射,将维生素B6 或生理盐水2 ~ 4ml,从耳前皮下开始,自前向后沿耳根作环状注射一圈,两耳交替进行,隔日或每周2 次,5 ~ 10 次为一疗程。亦可采用刺血法,以5 号注射针头,在外鼻穴点剌放血,面颊区雀啄剌放血,用直径约1cm 的消毒棉球拭去,每次用6 ~ 8 个。每次1 耳。余穴则可贴压王不留行籽。每周2 次,10 次为一疗程。

③疗效评价。本法对酒渣鼻初期效果较好,经观察,少数病例,当针刺入耳穴后的留针期间,鼻尖的充血潮红情况有所改善,但往往于起针后半小时充血情况又重恢复,故需多次治疗,方能获效。

其中用刺血贴压法治疗25 例,结果痊愈15 例,有效6 例,无效4 例,总有效率84%。

(2)穴位注射

①取穴。

主穴:上迎香、迎香。

上迎香穴位置:又称鼻通穴,在鼻骨下凹陷中,鼻唇沟上端尽处。

②治法。

双侧穴位均取。以5ml 注射器吸入复方丹参注射液4ml(相当丹参、降香4mg),每穴注入1ml。注射完毕,每穴局部按摩10 分钟左右。

隔日1 次,5 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5 天。可配合服用甲硝唑0.2g,每日3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