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采草药

荠菜,这是一种最为常见的十字花科野生蔬菜,我国江浙一带称为“枕头菜”,广东叫“鸡翼菜”,广西叫“览豉菜”,青海叫“田儿菜”,《本草纲目》上则称为“护生草”。自古以来荠菜就是人们餐桌上的佳蔬。荠菜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以北京地区的野生荠菜为例,每百克含蛋白质5.3克,是韭菜的3倍、蒜苗的4倍、西红柿的7倍。荠菜中胡萝卜素含量超过胡萝卜,铁质含量超过菠菜,人体所必需的多种氨基酸和其他营养物质荠菜中几乎全部具备。荠菜还是一味良药,“到了三月三,荠菜可以当灵丹”的谚语至今流传。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荠菜中的荠菜酸是一种止血物质,医学界已用其制成止血针剂;荠菜中的胆碱、乙酰胆碱等成分能轻度扩张冠状动脉,并有降低血压的作用,因此高血压、动脉硬化的病人常食荠菜,有一定的保健作用。(并不完整,偏方还有很多用法)

作者:芝林扶药 2009-4-5 11:22 回复此发言

--------------------------------------------------------------------------------

2 回复:十大野菜及部分功效。

马兰,又称为“马兰头”,常见于路边、田野和山坡上。这是一种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具匍匐茎。嫩茎叶(马兰头)可作蔬菜,可凉拌、炒食、做汤,亦可晒干菜或泡茶,有天然清香味。马兰头与豆腐干一起细切,加麻油、食盐等凉拌,有健脾胃、清热解毒、利胆退黄、凉血降压等功效。和鸡、鸭蛋、猪肝等炒食,能清肝明目、补肾壮阳。(并不完整,民间还有很多用法)

作者:芝林扶药 2009-4-5 11:23 回复此发言

--------------------------------------------------------------------------------

3 回复:十大野菜及部分功效。

马齿苋,别名“酱瓣豆草”、“瓜子草”,一年生肉质草本,有酸味,通常匍匐。茎带紫色。一般生于田间、路旁、荒地。马齿苋的茎、叶或全草均可食用。多煮食,或在沸水中焯后凉拌,或晒干熟食,也可与炒米粉蒸食或做糕团内馅用。用马齿苋可配制成食疗菜肴,如马齿苋炖瘦猪肉既清香味美,又可治疗肺结核病。马齿苋煮大米粥是慢性痢疾和慢性肠炎患者的食疗便方。此外,常食马齿苋可降胆固醇,防治冠心病。(并不完整,民间还有很多用法)

作者:芝林扶药 2009-4-5 11:24 回复此发言

--------------------------------------------------------------------------------

4 回复:十大野菜及部分功效。

香椿,又名“毛椿”,这是一种落叶乔木,树干挺直,树皮呈赭褐色,分布在我国的华北、东南和西南各省市,常生于向阳的山坡杂木林内、山谷溪旁或疏林边缘,也常常被人们栽培于村边、路旁、房前屋后。香椿树春天生长的嫩芽、具有独特的芳香气味,是别具风味的木本蔬菜。可炒食、凉拌、油炸、干制、腌渍。如香椿拌豆腐,可润肤、益气、和中。香椿炒鸡蛋,可滋阳润燥。( 并不完整,民间还有很多用法)

作者:芝林扶药 2009-4-5 11:26 回复此发言

--------------------------------------------------------------------------------

5 回复:十大野菜及部分功效。

槐树的槐花和嫩叶用水泡洗,去其苦味后也可以作馅包饺子,或作菜吃,特别是刚生出的嫩叶,柔嫩可口;果实可以制饴糖、酱油和酿酒。如槐花、槐叶(水煮后浸泡数日)煮槐花粥或槐叶粥,前者高血压病人经常食用,起到预防中风的作用,后者用于惊痫、肠风、便血、痔疮等症。槐花米中含丰富的芸香苷和维生素C,能增强毛细血管的韧性。槐花研面调入米汤,加红塘成槐花饮料,或槐花米浸白酒等,服用后具有降血压、预防中风、健胃消食、消除疲劳等作用。 (并不完整,民间还有很多用法)

作者:芝林扶药 2009-4-5 11:27 回复此发言

--------------------------------------------------------------------------------

6 回复:十大野菜及部分功效。

车前,又名“蛤蟆草”,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茎相当短,叶丛生,直立或展开,广卵形或宽卵形。常生于山坡、田埂、荒地、路边等处。嫩茎叶或幼苗可食,食用前用开水略烫,再用清水浸泡数小时,捞出切碎,炒食、凉拌、作汤或和面蒸食。凉拌鲜嫩车前草有降压作用。鲜嫩车前与鸡蛋炒食可治肠炎、痢疾。车前叶粥(车前叶与小米、葱白等共煮),能消热、祛痰、利尿、明目。车前子粥(车前种子20克,先布包煎汁,后加入梗米100克共煮),能利水消肿,养肝明目,祛痰止咳。(并不完整,民间还有很多用法)

此处全草,不是指车前子。

作者:芝林扶药 2009-4-5 11:28 回复此发言

--------------------------------------------------------------------------------

7 回复:十大野菜及部分功效。

蒲公英,嫩苗及嫩根沸水焯后可凉拌、素炒、荤炒、煮粥或做汤,有清香味。如凉拌蒲公英、蒲公英炒肉丝,均有清热解毒、利尿散结、散滞气的功效;蒲公英加葱花煸炒后与梗米煮粥,或与绿豆、玉米煮汤,对各种炎症、尿路感染、小便不利、大便秘结有效。花序也可作汤,或酿制蒲公英酒。(并不完整,民间还有很多用法)

作者:芝林扶药 2009-4-5 11:30 回复此发言

--------------------------------------------------------------------------------

8 回复:十大野菜及部分功效。

楤木,又名“鹊不踏”、“刺龙苞”,落叶小乔木,高可达8米,常生于沟畔、林缘、山坡。嫩芽作蔬菜供食用,将嫩芽烫后洗净凉拌,加味精等调味品即可食用,可用于腹泻、痢疾等;和鸡肉、蛋清等煮成翡翠嫩芽菜肴,有滋阴润燥、补中益气的功效;和猪肉丝炒食,用于体弱、乏力、阴虚干咳、营养不良、便秘等病症,有良好效果。(并不完整,民间还有很多用法)

作者:芝林扶药 2009-4-5 11:31 回复此发言

--------------------------------------------------------------------------------

9 回复:十大野菜及部分功效。

苣荬菜 ,又名“野苦菜”(老一辈很多人吃过,呵呵,红军也吃过吧),多年生草本,在我国的山野湿润地、灌木丛中及林缘草地均有分布。根状茎粗短,横卧,具有多数褐色须根。幼苗可食用,5-6月间采幼苗或嫩茎叶,用沸水烫或清水浸泡后,加麻油、味精、精盐等凉拌;或炒食,作汤;或盐渍或和面蒸食。还可以加猪肉、葱花等调料作包子馅。上述菜肴均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并不完整,民间还有很多用法)

作者:芝林扶药 2009-4-5 11:33 回复此发言

--------------------------------------------------------------------------------

10 回复:十大野菜及部分功效。

小根蒜,又称蕨蒜,又名“野蒜”、“小蒜”,城市公园、绿化带中常见。其嫩茎叶和鳞茎可食用,3-5月或9-10月挖出鳞茎或全株,洗净,蘸酱生食、炒食、做馅、做汤、腌制咸菜,也可制成酒山蒜、糖醋山蒜食,还可做调料;若与米煮粥食,有健胃止痢、止痛作用。冠心病、慢性肠炎、高血脂患者宜常食用。

作者:芝林扶药 2009-4-5 11:34 回复此发言

--------------------------------------------------------------------------------

11 回复:十大野菜及部分功效。

鱼腥草,还可以凉拌做菜,熬水祛暑等功效。(民间还有很多用法)

作者:芝林扶药 2009-4-5 11:52 回复此发言

--------------------------------------------------------------------------------

12 回复:十大野菜及部分功效。

艾叶:

苦辛,温。

①《别录》:味苦,微温,无毒。

②《唐本草》:生寒,熟热。

③《纲目》:苦而辛,生温,熟

理气血,逐寒湿;温经,止血,安胎。

治心腹冷痛,泄泻转筋,久痢,吐衄,下血,月经不调,崩漏,带下,胎动不安,痈疡,疥癣。

①《别录》:主灸百病。

可作煎,止下痢,吐血,下部匿疮,妇人漏血。

利阴气,生肌肉,辟风寒,使人有子。

②陶弘景:捣叶以灸百病,亦止伤血。

汁又杀蛔虫。

苦酒煎叶疗癣。

③《药性论》:止崩血,安胎止腹痛。

止赤白痢及五藏痔泻血。

长服止冷痢。

又心腹恶气,取叶捣汁饮。

④《唐本草》:主下血,衄血,脓血痢,水煮及丸散任用。

⑤《食疗本草》:金疮,崩中,霍乱,止胎漏。

⑥《日华子本草》:止霍乱转筋,治心痛,鼻洪,并带下。

⑦《珍珠囊》:温胃。

⑧《履巉岩本草》:治咽喉闭痛热壅,饮食有妨者,捣汁灌漱。

⑨《王好古》:治带脉为病,腹胀满,腰溶溶如坐水中。

⑩《纲目》:温中,逐冷,除湿。

⑾《本草正》:辟风寒涅,瘴疟。

⑿《本草再新》:调经开郁,理气行血。

治产后惊风,小儿脐疮。

参考资料为药物对应图片/f?ct=335675392&tn=baiduPostBrowser&sc=5799339691&z=560553702&pn=0&rn=30&lm=0&word=%D6%D0%D2%BD#5799339691

回楼上:李时珍是不是草医,《本草纲目》就是本草书,这么不肖,谁是你老祖宗你都忘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