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有个药名 这个字叫什么不知道,谁知道告诉我

栀子

开放分类: 植物、花卉、中草药、灌木、茜草科

目录

植物简介

繁殖栽培

花语及相关

中药材

历代本草著作论述

植物简介

学名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

英文名Cape Jasmine

别名黄栀子、山枝子、大红栀。

分类茜草科,栀子属

形态常绿灌木,高达2m。叶对生或3叶轮生,叶片革质,长椭圆形或倒卵状披针形,长5~14cm,宽2~7cm,全缘;托叶2片,通常连合成筒状包围小枝。花单生于枝端或叶腋,白色,芳香;花萼绿色,圆筒状;花冠高脚碟状,裂片5或较多;子房下位。花期5~7月,果期8~11月。

变种

大花栀子var.grandiflora Nakai. 栽培变种,花大重瓣,不结果。

卵叶栀子var.ovalifolia Nakai. 叶倒卵形,先端圆。

狭叶栀子var.angustifolia Nakai. 叶狭窄,野生于香港。

斑叶栀子var. aureo-variegata Nakai. 叶具斑纹。

习性与分布性喜温暖湿润气候,好阳光但又不能经受强烈阳光照射,适宜生长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轻粘性酸性土壤中,是典型的酸性花卉。

全国大部分地区有栽培。南方各地有野生,生于山坡、路旁,分布于江西、湖南、浙江、福建、四川。

繁殖栽培

盆栽用土以40%园土、 15%粗砂、30%厩肥土、15%腐叶土配制为宜。栀子苗期要注意浇水,保持盆土湿润,勤施腐熟薄肥。浇水以用雨水或经过发酵的淘米水为好。生长期如每隔lO一15天浇1次0.2%硫酸亚铁水或矾肥水(两者可相间使用),可防止土壤转成碱性,同时又可为土壤补充铁元素,防止栀子叶片发黄。夏季,栀于花要每天早晚向叶面喷一次水,以增切空气湿度,促进叶面光泽。

盆栽栀子,8月份开花后只浇清水,控制浇水量。十月寒露前移入室内,置向阳处。冬季严控浇水,但可用清水常喷叶面。每年5-7月在栀子生长旺盛期将停止时,对植株进行修剪去掉顶梢,促进分枝萌生,使日后株形美、开花多。栀子花多采用扦插法和压条法进行繁殖,也可用分株和播种法繁殖,但很少采用。扦插可分为春插和秋插。春插于2月中下旬进行;秋插于9月下旬至10月下旬进行。插穗选摄2-3年的枝条,截成10-12厘米的段子,留顶上两片叶子,各剪去一半,然后斜插入插床中,土面上只留一节,注意遮荫和保持一定湿度,一般 1个月可生根,1年后移植。南方还有采用水插法繁殖的,即将插穗插在用苇秆编织的圆盘上,任其漂浮在水面上,使其下部在水中生根,再移植栽培。压条可在4 月清明前后或梅雨季节进行。选三年生母株上一年生健壮枝条,将其拉到地面,刻伤枝条上的入土部位,如能在刻伤部位蘸上200ppm粉剂案乙酸,再盖上土压实,则更容易生根。一般个把月生根后即可与母株分离,到第二年春再带土移栽。

栀子花经常容易发生叶子发黄的黄化病,黄化病由多种原因引起,故须采取不同措施进行防治。缺肥引起的黄化病:这种黄化病从植株下部老叶开始,逐渐向新叶蔓延。缺氮:单纯叶黄,新叶小而脆。缺钾:老叶由绿色变成褐色。缺磷:老叶呈紫红或暗红色。对以上诸种情况,可迫施腐熟的人粪尿或饼肥。缺铁引起的黄化病:这种黄化病,表现在新叶上,开始时叶片呈淡黄色或白色,叶脉仍是绿色,严重时叶脉也呈黄色或白色,最终叶片会干枯而死。对这种情况,可喷洒0.2%—0.5%的硫酸亚铁水溶液进行防治。缺镁引起的黄化病:这种黄化病由老叶开始逐渐向新叶发展,叶脉仍呈绿色,严重时叶片脱落而死。对这种情况,可喷洒0.7%—0.8%硼镁肥防治。浇水过多、受冻等,也会引起黄叶现象,所以在养护过程中要特别加以注意。栀子花在冬季室内通风不良及温湿度过高时,容易发生介壳虫危害,并伴有煤烟病发生。对介壳虫,可用竹签刮除,也可用20号石油乳剂加200倍水进行喷雾防治。对煤烟病,可用清水擦洗,或用多菌灵1000倍液进行喷洒防治。

花语及相关

[花语]

花语--“喜悦”,就如生机盎然的夏天充满了未知的希望和喜悦。

花占卜:您有感恩图报之心,以真诚待人,只要别人对您有少许和善,您便报以心灵致谢。这是因为您有一颗赤子之心,不懂人心险恶,而您的真诚使您常怀欢愉,宽恕他人也使您充满喜悦。

花箴言:有时候要把自己的喜恶表现出来。

也有解释说栀子花的花语是--“永恒的爱与约定”。很美的寄托。大意是因为,此花从冬季开始孕育花苞,直到近夏至才会绽放,含苞期愈长,清芬愈久远;栀子树的叶,也是经年在风霜雪雨中翠绿不凋。于是,虽然看似不经意的绽放,也是经历了长久的努力与坚持。或许栀子花这样的生长习性更符合这一花语。不仅是爱情的寄予,平淡、持久、温馨、脱俗的外表下,蕴涵的,是美丽、坚韧、醇厚的生命本质。

中药材

拉丁名Fructus Gardeniae

英文名Cape Jasmine Fruit

别名黄栀子、黄果树、山栀子、红枝子

来源为茜草科植物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的干燥成熟果实,其根也可入药。9~11 月果实成熟呈红黄色时采收,除去果梗及杂质,蒸至上汽或置沸水中略烫,取出,干燥。根夏秋采挖,洗净晒干。

采制9~11月果实成熟显红黄色时采收

制法

栀子:除去杂质,碾碎。

炒栀子:取净栀子,照清炒法炒至黄褐色。

性状本品呈长卵圆形或椭圆形,长1.5~3.5cm,直径1~1.5cm。表面红黄色或棕红色,具 6条翅状纵棱,棱间常有1 条明显的纵脉纹,并有分枝。顶端残存萼片,基部稍尖,有残留果梗。果皮薄而脆,略有光泽;内表面色较浅,有光泽,具2~3条隆起的假隔膜。种子多数,扁卵圆形,集结成团,深红色或红黄色,表面密具细小疣状突起。气微,味微酸而苦。

化学组成含栀子甙(geniposide)、羟异栀子甙(gardenoside)、山栀甙(shanzhiside)、栀子新甙(gardoside)、栀子甙酸(geriposidic acid)、栀子黄素(gardenin)、番红花甙-Ⅰ(crocin-1)、番红花酸(cro-cetin)、鸡矢藤甙甲酯(scandoside methyl ester)等。

鉴别

(1) 本品粉末红棕色。果皮石细胞类长方形;果皮纤维细长,梭形,直径约10μm,长约至 110μm,常交错、斜向镶嵌状排列; 含晶石细胞类圆形或多角形,直径17~31μm,壁厚,胞腔内含草酸钙方晶,直径约8μm。种皮石细胞黄色或淡棕色,长多角形、长方形或形状不规则,直径60~112μm,长至230μm,壁厚,纹孔甚大,胞腔棕红色。草酸钙簇晶直径19~34μm。

(2) 取本品粉末0.2g,加水5ml,置水浴中加热3 分钟,滤过。取滤液5 滴,置蒸发皿中,蒸干,加硫酸1 滴,即显蓝绿色,迅速变为褐色,继转为紫褐色。

(3) 取本品粉末1g,加75%乙醇10ml,置温水浴中浸 2小时,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栀子苷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含4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 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醋酸乙酯-丙酮-甲酸-水(5:5:1:1) 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硫酸乙醇(5→10)溶液,在110℃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含量测定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Ⅵ D)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乙腈-水(15:8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38nm。理论板数按栀子苷峰计算应不低于15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栀子苷对照品适量,加甲醇制成每1ml含30μ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粉末0.1g[同时另取本品粉末测定水分(附录Ⅸ H 第一法)],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25ml,密塞,称定重量,超声处理20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10ml,置25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即得。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栀子苷(C17H24O10)不得少于1.8%。

性味归经苦,寒。归心、肺、三焦经。

功能主治

果实: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用于热病心烦,黄疸尿赤,血淋涩痛,血热吐衄,目赤肿痛,火毒疮疡;外治扭挫伤痛。

根:泻火解毒,清热利湿,凉血散瘀。用于传染性肝炎,跌打损伤,风火牙痛。

用法用量 6~9g。外用生品适量,研末调敷。根1~2两。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

备注

(1)用于热病发热,心烦不宁等症。栀子善能泻火泄热而除烦。在外感热病的气分症初期,见有发热、胸闷、心烦等症,可用栀子配合豆豉,以透邪泄热、除烦解郁。如属一切实热火症而见高热烦燥、神昏谵语等症,可用本品配黄连等泻火而清邪热。

(2)用于热毒、实火引起的吐血、鼻衄、尿血、目赤肿痛和疮疡肿毒等症。山栀又有凉血止血、清热解毒的作用,用治血热妄行,常与生地、侧柏叶、丹皮等配伍;治目赤肿痛,可与菊花、石决明等配伍;治疮疡肿毒,可与黄连、银花、连翘等同用。

(3)本品又能泄热利湿,可用于湿热郁颉所致的黄疸、面目皮肤发黄、疲倦、饮食减少等症,常与黄柏、茵陈蒿等同用。又用生栀子研末,与面粉、黄酒调服,有消肿活络的作用,可用于跌仆损伤、扭挫伤、皮肤青肿疼痛等症,为民间常用的“吊筋药”,尤其适用于四肢关节附近的肌肉、肌腱损伤。

(4)栀子,一名山栀,轻清上行,能泻肺火,去肌表热,在外感热病、表里有热之际,能起双解的作用;本品苦寒泄降,又能泄三焦火,凉血清心热,可用于热病心烦;血热妄行及热淋尿血等症。故山栀既能清气分热,又能清血分热。至于泄热利湿,可用治黄疸,也是它的特长。本品配黄芩,能泻肺火;再加淡豆豉,能双解表里之热,配以黄芩,能泻三焦火、清心热;配以生地、丹皮,能凉血止血,治血热妄行、吐衄尿血;配以黄柏、茵陈,能清热利湿,治湿热黄疸。过去在临床应用方面有山栀皮去肌表热、山栀仁清心热的用法,现在上海地区已予简化,均用整个栀子,不再分栀皮、栀仁。

摘录《中国药典》

历代本草著作论述

《神农本草经》:味苦,寒。主治五内邪气,胃中热气,面赤酒齄鼻,白癞,赤癞,疮疡。

《名医别录》:大寒,无毒。主治目热赤痛,胸心大小肠大热,心中烦闷,胃中热气。

《药性论》:杀 虫毒。去热毒风,利五淋,主中恶,通小便,解五种黄病,明目,治时疾,除热及消渴口乾,目赤种病。

《开宝本草》:味苦,大寒,无毒。疗目热赤痛,胸中心大小肠大热,心中烦闷,胃中热气。

《本草图经》:仲景及古今名医治发黄,皆用栀子,茵陈、甘草、香豉四物作汤饮。又治大病后劳复,皆用栀子、鼠矢等,利小便而愈。其方极多,不可胜数。

《本草衍义》:仲景治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覆颠倒,心中懊恼,栀子豉汤治之。虚,故不用大黄,有寒毒故也。栀子虽寒无毒,治胃中热气,既亡血、亡津液,腑脏无润养,内生虚热,非此物不可去,张仲景《伤寒论》已著。又治心经留热,小便赤涩,去皮山栀子、火炮大黄、连翘、甘草炙,等分,末之,水煎三二钱匕,服之无不效。

《药类法象》:治心烦懊恼,烦不得眠,心神颠倒欲绝,血带,小便不利。

《药性赋》:味苦,性大寒,无毒。沉也,阴也。其用有二:疗心中懊憹颠倒而不得眠,治脐下血滞小便而不得利。易老云:轻飘而象肺,色赤而象火,又能泻肿中之火。

《汤液本草》:气寒,味微苦,性大寒,味薄,阴中阳也,无毒。

《象》云:治心烦,懊憹而不得眠,心神颠倒欲绝,血滞,小便不利。杵细用。

《心》云:去心中客热,除烦躁,与豉同用。

《珍》云:止渴,去心懊憹烦躁。

《本草》云:主五内邪气,胃中热气,面赤,酒疱齇鼻,白癞、赤癞,疮疡。疗目热赤痛,胸心大小肠大热,心中烦闷,胃中热气。

仲景用栀子治烦,胸为至高之分也。故易老云:轻浮而象肺也,色赤而象火,故能泻肺中之火。《本草》不言吐,仲景用此为吐药。栀子本非吐药,为邪气在上,拒而不纳,故令上吐,邪因得以出。《经》曰:其高者因而越之,此之谓也。或用栀子利小便,实非利小便,清肺也。肺气清而化,膀胱为津液之府,小便得此气化而出也。《本经》谓治大小肠热,辛与庚合,又与丙合,又能泄戊,其先入中州故也。入手太阴。栀子豉汤治烦燥,烦者气也,燥者血也。血主肺,血主肾。故用栀子以治肺烦,用香豉以治肾躁。躁者懊憹不得眠也。少气虚满者加甘草。若呕哕者加生姜、橘皮。下后腹满而烦,栀子厚朴枳实汤。下后身热微烦,栀子甘草干姜汤。栀子大而长者染色,不堪入药。皮薄而圆,七棱至九棱者,名山栀子,所谓越桃者是也。

《衍义》云:仲景治伤寒,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憹,以栀子豉汤治虚烦。故不用大黄,以有寒毒故也。栀子虽寒无毒,治胃中热气。既亡血,亡津液,脏腑无润养,内生虚热,非此不可除。又治心经留热,小便赤涩。去皮栀子火煨,大黄、连翘、甘草炙,等分末之,水煎三钱匕,服之者无不效。

仲景《伤寒论》及古今诸名医,治发黄皆用栀子、茵陈、香豉、甘草,四物等分,作汤饮之。又治大病起,劳复,皆用栀子、鼠矢等汤,并利小便而愈。其方极多,不可悉载。用仁去心胸中热,用皮去肌表热。

《本草衍义补遗》:屈曲下行降火,又能治块中之火。《本草》云:去热毒风,利五淋,通小便。又云:栀子虽寒无毒,治胃中热气。即亡血、亡精液,脏腑无润养,风生虚热,非此物不可去之。

《本草发挥》:成无己云:苦以通之。栀子之苦,以涌虚烦。

洁古云:性寒味苦,气薄味厚,轻清上行,气浮而味降,阳中阴也。其用有四:去心经客热,除烦躁,去上焦虚热,疗风热,是为四也。又云:栀子气寒,味微苦。治心烦懊憹,烦不得眠,心神颠倒欲绝,血滞,小便不利。又云:苦,纯阳,止渴。

《本草纲目》:治吐血、衄血、血痢、下血、血淋,损伤瘀血,伤寒劳复,热厥头痛,疝气,汤火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