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心力衰竭偏方有哪些

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指由于心脏的收缩功能和(或)舒张功能发生障碍。治疗心力衰竭的偏方有哪些?中医哪些偏方可以治疗心力衰竭?不如跟着我一起来学习治心力衰竭 方法 吧!

心力衰竭的中医治疗法

 1、桂枝赤芍治心力衰竭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益气通脉。主治心力衰竭。证见咳嗽,粘痰,咯之不利,胸闷气短,口唇紫绀,苔薄舌边有齿痕,脉数而时一止。

 处方组成桂枝9克,赤芍12克,川芎6克,桃杏仁12克,丹参12克,葶苈子、万年青根、麦冬各15克,鱼腥草、开金锁、益母草各30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1组患者52例,用药1~2月后,疗效显著者23例,有效者2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4.2%。

 2、人参附子治心力衰竭

 功能主治主治充血性心力衰竭。

 处方组成人参9克,制附子9克,五味子9克,黄芪30克,丹参30克,麦冬30克,泽泻30克,猪苓30克,北五加皮6克,川芎10克,葶苈子15克。

 用法用量熬成药膏(每毫升含生药1克),50毫升/日,分3次口服,2周1疗程。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患者30例,服药1个疗程,显效16例,有效1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7%。

 3、黄芪茯苓治心力衰竭

 功能主治温通血脉,利水渗湿。主治充血性心力衰竭。

 处方组成黄芪、茯苓 各50克,丹参、防己、葶苈子、车前子各30克,附子、桂枝各12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分2~3次温服。

 病例验证治疗30例,结果显效12例,有效1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

 4、附子红参桂枝治心力衰竭

 功能主治益气温中,活血凉血。主治充血性心力衰竭。

 处方组成附子6~9克,红参3~6克,桂枝3~9克,白术10~15克,茯苓10~30克,赤芍、葶苈子各9~15克,黄芪15~30克,生姜3片,大枣3枚。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10剂为1疗程。

 宜忌服药期间一律停用洋地黄制剂及速效利尿剂,低盐饮食;因肺部感染、风湿性活动期而病情加重者,可酌用西药以祛除病因。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慢性右心衰竭16例,基本纠正2例,有效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3.8%。

 5、黄芪党参治心力衰竭

 功能主治益气温中,活血凉血。主治充血性心力衰竭。

 处方组成附子6~9克,红参3~6克,桂枝3~9克,白术10~15克,茯苓10~30克,赤芍、葶苈子各9~15克,黄芪15~30克,生姜3片,大枣3枚。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10剂为1疗程。

 宜忌服药期间一律停用洋地黄制剂及速效利尿剂,低盐饮食;因肺部感染、风湿性活动期而病情加重者,可酌用西药以祛除病因。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慢性右心衰竭16例,基本纠正2例,有效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3.8%。

 6、大枣枳实治心力衰竭

 功能主治利水消肿,补中益气。主治心力衰竭。

 处方组成大枣15枚,积实30克,葶苈子40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病例验证共治50例。结果:服药48小时后,显效(心衰完全控制或心衰Ⅲ度转为Ⅰ度)36例,有效(心衰Ⅲ度转为Ⅱ度或Ⅱ度转为Ⅰ度)1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

 7、葶苈子桑白皮治心力衰竭

 功能主治充血性心力衰竭。证见心悸怔忡,气短喘促,咳喘不能平卧,咳痰稀白、泡沫状,常夹血丝,胸胁、腹部胀满,食少,恶心呕吐,尿少浮肿,舌暗淡或暗红,苔黄白,脉数或促。

 处方组成葶苈子、桑白皮、车前子(包)、生黄芪、太子参、丹参各30克,泽泻、麦冬各15克,五味子、当归各10克。

 用法用量每剂浓煎成200毫升。病情重时,每日可服2剂,分4次服,病情减轻后,改为每日1剂,分2次服。

 病例验证用此方共治疗39例,结果:显效21例,有效1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4%。

 8、熟附党参治心力衰竭

 功能主治温阳益气,利水消肿,强心。主治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属阳虚者)。

 处方组成熟附片9~15克(先煎),党参、黄芪、茯苓、泽泻各15~30克,炒术、车前子(包)各15克,甜葶苈30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

 加减若咳喘重者,加苏子、紫苑;心悸重者,加磁石、龙骨、牡砺;紫绀重者,加丹参、红花;四肢欠温者,加干姜、肉桂;心衰重者,加人参。

 宜忌阴虚或阴竭者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