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初三语文课外书哪本有包利民的《你从不说》?

以《你从不说》为例谈文章中人称的运用

先看文章:

你从不说

小时候,你像园子里那棵杏树,一直默默撑起一方阴凉,也撑起一片无雨的天空。你总是温暖地笑,总是把最甜美的留给我们,从不说经历了多少风霜雨雪。你从不说,只把那一切还原成我们眼中心底的美好,任流年匆匆,想起你,我们就不会沧桑苍凉。

每一次回想成长的岁月,母亲总是静静地站在记忆深处,柔柔的目光抚过每一寸的光阴。

那个时候,我有许多缺点,可是你从不严厉地批评,仿佛那些不好之处就像叶子上偶尔的斑痕,甚至会成为美丽的点缀。所以我没有因此失去自信,也没有因此惹来自卑,我恣意地成长,在你温暖的神情中。以后那么多的日子,那么长的道路,不管怎样的缺失,我都会从中找出闪亮的东西,从而把它变成一个闪光的足迹。

我记得那个时候上课很不专心,总是偷偷在本子上默写唐诗。老师找到母亲,母亲却问我老师讲的是否都会,如果已经会了,那么我就可以去写唐诗,不用再把时间浪费在听课上。那以后,我都是如此,自己已经懂得的,不再去为其消耗时光,而是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我的这个缺点,让我有了更广阔的天地。

当刚刚从乡下搬进城里,生活那么艰难,你每天都出去干活,风中雨里,你从不和我们说辛苦。仿佛你的付出,是你的快乐。我喜欢读书,每次朝你要钱买书,你从没说过拒绝的话。那许多的书现在依然留存,每次看到,都会想到那段艰难而充实的时光,想到你递给我的钱上,汗水的温度。

由于刚刚转进县城的中学,一切都难以适应。他们看不起我这个很土的乡下孩子,我也同样看不起他们的张扬。母亲知道后,并没有说我什么不好,而是告诉我,要想看不起别人,就要站在比别人高的地方,那个时候,就算不说,也是一种漠视。所以,一直以来,我都在努力超越着我看不起的人,而不是随口说出,只是把他们甩在身后,再淡淡地遗忘。

后来,我便去遥远的另一个城市上大学,从最早的写信,到最后的电话,你只是说着家里的平安,也说着我的学业。你对我的想念,你从不说,而我对你思念,我也从不说。就那样寥寥数语,绵延在千里的路上。假期回去,你是那样开心,做着很多好吃的饭菜,可是,你依然不说,我也依然不说。

当离母亲越来越远,就越来越想念她那微笑,常常在梦里迎着那张脸,却听不见她在说什么。而回到家里,听到的都是平安幸福。却不知道,母亲曾经熬过怎样的病痛。可是我却不知道,她也不提起。我看到的,永远都是健康的母亲,微笑的母亲,我看不到的,都是母亲自己的生活,都是她不说我又忽略的种种。

我们终于又生活在一起,感受着有你的日月流年,我们都终日奔波,留下你在家里。你从不说那些生活的琐碎,你让我们一进门就会有家的温暖。当父亲故去后,我们想陪着你说话,你却从不说你的伤心与孤单,你依然平静地陪伴着我们,给我们最后的港湾与依靠。

母亲终于开始说我,她不让我多喝酒,不让我晚回家,不让我雪天开车,许多许多的话,在我耳边萦绕。就像沉默了多年,她又重新开始管教自己的孩子,却不再是孩子成长中的那种方式。岁月已洗白了她的发,她的话语像秋天树上的叶子,从起初的静然,终于开始纷纷飘落,落在我心底最柔软处。我喜欢听她说,我喜欢她永远说下去,我怕那些叶子会在某一天落尽。

我的母亲,虽然你现在说了那么多,可是,你的寂寞,你的病痛,你的付出,你的爱,你依然从来不说。

读完此文,会看到,文章中的人称是交错变换着的。

此文写于2015年,首发《辽宁青年》,也被转载很多次。这篇亲情文,我原本想一直用第二人称来写。用第二人称来写文章,并不是很多见,而且一般情况下要有“我”来配合,只不过“我”是陪衬,“你”才是主人公。也有些文章“你”是主人公,但是并没有“我”的存在,这样一来,就很不好驾驭,不过写出来也会有特别的感觉。

以第二人称写的文章,有的人会阅读时会觉得很新鲜,而有的人,特别是和文中的“你”有着某些相似的经历或者心路历程的,就会有真的是在写自己的感觉。那是一种奇妙的感觉,就像在看别人在当着自己的面,在讲自己的经历。

在一般的文章,如果使用第二人称来叙述,特别是在亲情文里,最后都会点明“你”是何人,或是父亲,或是母亲,或者是别的亲人。如果前面处理得好,让人觉得感动,却又猜不出所写的“你”和“我”的关系,甚至被作者误导着把“你”才成了别人,在最后点明“你”是谁时,就会有一种强烈的震撼或者感动,再回过头重读文章,便会有更深的不同的感受。

回头说这篇《你从不说》。从写下这个标题,我就决定文章中要用第二人称。后来觉得通篇用第二人称,在最后点明“你”是母亲,还是过于平常。便打算第二人称与第三人称交错运用,每段一换,这是我的一个尝试。

而且,每一段用第二人称“你”所叙述的,下面那段就用第三人称“母亲”来写,在“你”的段落中,点出问题或给出背景原因,在接下来“母亲”的段落里,便给出补充或者进一步详细的事例解释,是一种补充或升华。

比如第三自然段,写“我”有许多缺点,可是“你”从不严厉地批评,那么接下来的第四自然段,便是具体的事例,和“母亲”的具体做法。就这样一段一段地交替来写,第二人称第三人称交替运用,会有种一问一答或者一理一事的效果。

而且,用第二人称“你”的段落,是“我”在和“你”对话,是“我”直接在和“你”交流对“你”诉说;而在第三人称“母亲”的段落,则是客观的叙事,是在对读者讲述。这样,两种效果叠加起来,就会有着一种很特别的效果,给人印象深刻。

到结果的那一段是总结,将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交融在一起,使结构上圆融完满。

“我的母亲,虽然你现在说了那么多,可是,你的寂寞,你的病痛,你的付出,你的爱,你依然从来不说。”

“我的母亲,虽然你现在……”这样,就把两个人称统一到一起,在结构上便完整了。

这篇文章,除了结构方面,再就是内容方面,全篇以“你从不说”展开,写了“母亲”许多不曾说的话,不曾说的事,不曾说的心情,而到最后,转变到“母亲”开始说,说以前从不曾说过的种种。而“我”喜欢听“母亲”说,那所有的话语,是一种温暖。而“母亲”年事已高,怕那些话语有一天说尽。从“不说”到“说”这个过程,蕴含着一种对子女的爱。

内容方面,围绕着母亲的从不说,用一些事例或者点滴片段,来写出母亲的那种情怀,那种教育,那种爱,让那份温暖慢慢地浸润进字里行间。许多简单的细节,都蕴含着情感,蕴含着一种对母亲的爱,对爱的爱。母亲对我的爱,我对母亲的爱,一明一暗,让两种爱水乳交融,形成一个完整的感动。

另外在语言方面,依然没有刻意去运用优美的语句,在亲情文中的语言,就是要在语句中蕴进那种情感,做到这一点,平常的语句也能打动人,让人有着共鸣。所以,亲情文,主要还是以情动人,只要表达出那种深深的情,就是成功的。

不过也要适当运用一些比较有特点的句子,以提升文章的文采。我在这篇文章里,也偶尔用了几句比较有特点的句子。

比如:岁月已洗白了她的发,她的话语像秋天树上的叶子,从起初的静然,终于开始纷纷飘落,落在我心底最柔软处。我喜欢听她说,我喜欢她永远说下去,我怕那些叶子会在某一天落尽。

虽然并不是很优美,但是运用了比喻,这样的明喻,就是把话语比喻成秋天树上的叶子,算是比较奇特的比喻。因为,话语是虚的东西,树叶是实的东西,用实的东西来喻虚的东西,就会有不一样的效果。这样的比喻其实也不少见,比如:心意如流水般澄澈,心事如远山般厚重,心情如草木般葱茏,心境如明月般通透。这几个寻常之句,都是以实比虚。大家看了,就会理解了。

所以在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时,特别是在明喻的时候,最好是想些比较特别的,才能有特色。不要一写比喻就写成太阳像火球(这个其实是病句,太阳本来就是火球)、月亮像圆盘像小船什么的。这样的比喻不如不写。所以,在修辞手法上,也要突破,也要创新,才能使文章文采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