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蛇缠身疼痛不堪 「斩蛇」偏方恐致皮肤炎
带状疱疹「斩蛇」偏方 恐使伤口感染
当罹患俗称皮蛇的「带状疱疹」,除了皮肤上的红疹与水泡,还会伴随神经疼痛,痛苦不堪,严重影响生活品质。因为带状疱疹相当难缠,许多民众会尝试民俗疗法「斩蛇」,但医师提醒,「斩蛇」不仅无法使带状疱疹改善,恐还有感染风险,建议应尽早就医对症治疗,以免病情恶化。
带状疱疹病毒潜藏体内 免疫力下降时发作红疹、水泡
民间的「斩蛇」常见做法是会先在患者身上找出皮蛇的眼睛,确认带状疱疹蔓延的方向,再持珠砂笔边念咒边圈住疱疹;有的则会持刀或木剑边念咒语,并作势在患者身上比划、斩砍动作,象征斩断蛇头。并提供草药供民众涂抹患部。
卫福部南投医院皮肤科医师李瑜芬表示,带状疱疹是在感染过水痘康复后,水痘病毒潜伏在神经节,免疫力下降时,病毒会沿着活化的该神经分枝分部的皮节冒出红疹及水泡。
民俗疗法「斩蛇」 可能引起接触性皮肤炎
目前尚无文献研究指出民俗疗法「斩蛇」能够治愈带状疱疹,李瑜芬医师表示,若在患部涂上珠砂或是不明草药,可能引起接触性皮肤炎,或导致伤口感染。南投医院院长洪弘昌也指出,带状疱疹好发老年人或是免疫力较差的民众,建议50岁以上或患慢性疾病的民众,可考虑就医咨询带状疱疹自费疫苗接种事宜,降低带状疱疹发病风险。(文章授权提供/优活健康网)
加入,天天关注您健康!LINE@ ID:@ 订阅健康爱乐活影音频道,阅读健康知识更轻松 : /supply/article/38446 关键字:皮蛇, 带状疱疹, 水泡, 斩蛇, 接触性皮肤炎, 李瑜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