瘀血头痛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瘀血头痛的病因病机 5 瘀血头痛的症状 6 证候分析 7 瘀血头痛的治疗 7.1 治法 7.2 瘀血头痛的方药治疗 7.3 瘀血头痛的针灸治疗 7.3.1 方一 7.3.2 方二 7.3.3 方三 7.4 淤血头痛的艾灸治疗 8 关于头痛 9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瘀血头痛的穴位 2 治疗瘀血头痛的方剂 3 治疗瘀血头痛的中成药 4 瘀血头痛相关药物 5 古籍中的瘀血头痛 1 拼音

yū xuè tóu tòng

2 英文参考

headache with syndrome of blockade of static blood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

3 概述

瘀血头痛为病证名[1]。属内伤头痛。即头痛·瘀血闭阻证(headache with syndrome of blockade of static blood[2])。指瘀血阻滞,以头痛经久不愈,痛处固定不移,痛如锥刺,或有头部外伤史,舌紫暗,或有瘀斑、瘀点等为常见症的内伤头痛证候[3]。见《医碥·头痛》。可见于血管性头痛,脑震荡后遗症等病[1]。

4 瘀血头痛的病因病机

瘀血头痛由头部外伤或由久病人络引起的头痛[1]。外伤跌仆,久病入络,气滞血瘀,脉络瘀阻,不通则痛,每易致头痛[4]。

5 瘀血头痛的症状

头痛经久不愈,痛处固定不移,时发时止,痛如锥刺,或有头部外伤史,面色晦滞,舌质紫有瘀斑,苔薄白,脉细或细涩[4][1]。

《医林改错》以头痛“无表症,无里症,无气虚痰饮等症,忽犯忽好,百方不效”者,属瘀血[1]。

6 证候分析

久病入络,或头部外伤,瘀血内停,脉络不畅,故头痛经久不愈,痛有定处,且如锥刺。舌质紫,脉细涩,为瘀血内阻之征。[4]

7 瘀血头痛的治疗 7.1 治法

活血化瘀[4]

7.2 瘀血头痛的方药治疗

瘀血头痛常用通窍活血汤、血府逐瘀汤加减[1]。兼气虚者加黄芪,痛甚者加全蝎、蜈蚣、地龙、白芷等[1]。

可用通窍活血汤[备注]通窍活血汤(《医林改错》):赤芍药、川芎、桃仁、红花、麝香、老葱、鲜姜、大枣、酒加减。本方以桃仁、红花、川芎、赤芍活血化瘀,麝香、生姜、葱白温通脉络。并可酌加郁金、菖蒲、细辛、白芷以理气宣窍,温经止痛。头痛甚者,可加虫类搜逐之品,如全蝎、蜈蚣、地鳖虫等。如久病气血不足者,可加黄芪、当归。如头痛缓解,但有头晕,健忘,不寐,多梦等症状,上方可去麝香,加何首乌、杞子、熟地、菖蒲、枣仁、天麻等养心安神、益肾平肝。[4]

7.3 瘀血头痛的针灸治疗 7.3.1 方一

治则: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处方:阿是穴 合谷 血海 三阴交

方义:瘀血阻滞,经脉不通,根据“以痛为输”和“血实者决之”的治疗原则,取阿是穴泻之,祛瘀通络;合谷行气通络,祛瘀止痛,血海行气活血;三阴交健脾舒肝,行气通络。

随证配穴:肝郁—太冲。

操作:毫针刺,泻法,每日1次,每次留针30min,10次为一疗程。

7.3.2 方二

取百会、风池、太阳等穴为主[5]。瘀血阻络者加痛点放血[5]。

7.3.3 方三

[6]

治法: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选穴:以手阳明大肠经、足太阴脾经和阿是穴为主。取阿是穴、合谷、三阴交、膈俞、委中。

随证配穴:眉棱骨痛者,加攒竹。侧头痛者,加太阳。后头痛者,加天柱、风池。头顶痛者,加四神聪。

刺灸方法:针用补泻兼施,或阿是穴、委中可刺络出血。

方义:随痛处进针,出针后不按针孔,或以三棱针散刺任其流出恶血,即以痛为腧,血实者决之之意。补合谷以行气,泻三阴交及血会膈俞以活血。血郄委中刺络出血,起化瘀定痛作用。

7.4 淤血头痛的艾灸治疗

[7]

选穴:阿是穴、百会、行间、血海、三阴交

灸法:艾条雀啄灸,每穴10~15分钟,灸至局部红晕温热为度,每日1次,9次为1个疗程,头痛消失后巩固1个疗程。

8 关于头痛

头痛(headache[2][8])为病证名[9]。亦称头疼[9]。是指以头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2][8]。出《黄帝内经素问·平人气象论》。头部疼痛,包括头的前、后、偏侧部疼痛和整个头部疼痛[9]。头为“诸阳之会”、“精明之府”,五脏六腑之气血皆上会于此[9]。凡六淫外感,脏腑内伤,导致阳气阻塞,浊邪上踞,肝阳上亢,精髓气血亏损,经络运行失常者,均能发生头痛[9]。除服药治疗外,还可根据病机,配合针灸疗法,常可提高疗效[4]。针灸治疗头风有较好疗效,但应结合现代诊断方法,注意与颅脑实质性病变作鉴别,以便及时治疗原发病[6]。

头痛是临床上常见的自觉症状,可单独出现,亦可出现予多种急慢性疾病之中[4]。

详见头痛条。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