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蜡树的主要价值
本种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分布甚广。主要经济用途为放养白蜡虫生产白蜡,尤以西南各省栽培最盛。贵州西南部山区栽的枝叶特别宽大,常在山地呈半野生状态。性耐瘠薄干旱,在轻度盐碱地也能生长。植株萌发力强,材理通直,生长迅速,柔软坚韧,供编制各种用具;树皮也作药用。
白蜡树木材坚韧,可以制家具、农具、车辆、胶合板等用;树皮称“秦皮”,中医学上用为清热药;树可放养白蜡虫,以取白蜡;白蜡树又可以作为固沙树种。 功能主治
治疟疾,月经不调,小儿头疮。
①李承祜《药用植物学》:治疟。
②《四川中药志》:调经,解毒。治月经不调及小儿头疮。
树皮(秦皮):苦、涩,寒。清热燥湿,收敛,明目。用于热痢,泄泻,带下病,目赤肿痛,目生翳膜。
叶(白蜡树叶):辛,温。调经,止血,生肌。
花(白蜡花):止咳,定喘。用于咳嗽,哮喘。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钱;或研末。外用:研末调敷。
附方
①治经闭:白蜡树叶研末,用酒、水各半吞服,早晚各服一次,每次一钱,连服三天。 ②治刀伤:白蜡树叶捣烂外敷患处。(性味以下出《贵州草药》)
民族医药
《药典》,《藏标》。藏药达布桑:枝皮和干皮用于热痢,带下,目赤肿痛,角膜云翳《藏标》。达布桑:枝皮或干皮治疗骨热,骨折《中国藏药》。蒙药同花曲柳《蒙植药志》。